江砚 看到招募上海话“发音人”的消息,我的第一反应,是上海话将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了。 当然,这样想,是反应过度了。任何一种语言,都在发展中,上海话也不例外。那么,上海话有没有危机呢?当然有!马莉莉就说过,她所在的沪剧团,已经很难招到发音标准的年轻人了。 其实,很多孩子原本是会说上海话的,但一旦踏入幼儿园,就渐渐地“异化”成只会说普通话的“上海小囝”了。 当年推广普通话的前提,是很多人不会说、听不懂。现在,颠倒过来了:中小学生人人会说普通话,而会说一口上海话的孩子,却成了少数。在这种情形下,能不能提倡中小学校实行普通话上海话“双语教育”呢?在校园里,不要对上海话“赶尽杀绝”,要允许、提倡孩子们在课余说上海话。即使是外地孩子,学会听、说上海话,也没有坏处吧? 保护上海话,就是保护上海城市文化。本报新推出的“上海闲话”专版,受到读者追捧,也证明了上海市民对本地方言、乡土文化的热爱。 一旦上海话真成了“文物”,再来保护,就晚了。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