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27日,中国国家博物馆整体向公众开放。开放首日,观众客流量达到8800余人次。“后母戊鼎”、青釉莲花尊、《黄山松图轴》……全新亮相的国博,已有7项免费展览、大量珍贵文物呈现给广大观众。
《复兴之路》大型主题基本陈列
全面展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复兴之路宏大主题的陈列展览,分为“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历史重任”、“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五个部分,展出1280多件(套)珍贵文物和870多张历史照片。
2009年9月25日开幕的《复兴之路》,一度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因改扩建工程尚在进行中,展出两个月后闭幕,并启动陈列修改完善工作。3月1日复展以来,每日参观人数比计划多了近两倍。
推荐展品
原有珍贵文物:林则徐向清廷报告销烟经过的奏折、开国大典上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中央人民政府牌匾、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时签署举办城市合同用笔等。
新增: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上海世博会、两岸关系新进展等重大事件及百余件文物、美术作品。
《中国古代青铜艺术》
以国博馆藏文物为主,分为“夏商时期的青铜艺术”、“西周时期的青铜艺术”、“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艺术”三部分,展出馆藏文物103件,着重展示各个时期的青铜器在器型、纹饰、器物组合以及铭文书法上的变化脉络。
推荐展品:“后母戊鼎”
曾称“司母戊鼎”,因器腹部内壁铸铭“后母戊”而得名。“后母戊”是商王母亲的庙号,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此鼎重832.84千克,1939年在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出土,是目前所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
《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
分为“西域之风”、“中土气质”和“藏传佛教”三个部分,用不同时期、不同材质的佛造像,展示了公元5世纪至18世纪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的发展历程。
推荐展品:贴金彩绘石雕佛菩萨三尊立像
1994年出土于山东青州酒厂工地,高134厘米,宽92厘米。主尊为彩绘佛立像,头略向前倾,面部贴金,略带微笑。内着僧祇支,外披褒衣博带式袈裟。菩萨的帔帛下垂,略带动感,下着彩绘长裙,裙结系于腰部,裙摆重叠。
《中国古代瓷器艺术》
系国博首次与私人藏家合作举办展览的专题陈列,与徐其明先生联合举办,主要展品包括青釉莲花尊、绿釉贴花连珠纹盖罐、釉里红缠枝莲纹盏托、青花束莲卷草纹匜等136件文物,分为青瓷、颜色釉瓷、青花瓷和彩绘瓷四个部分。
推荐展品:青釉莲花尊
青釉莲花尊高49.5厘米,腹径31厘米。侈口,长颈,溜肩,橄榄形腹,外撇高足。该尊将刻画、雕塑、模印、粘贴等多种技法施于一体,制作精美,气魄宏伟。
《潘天寿艺术》
展厅面积900平方米,重要展品包括《黄山松图轴》、《参禅老衲图轴》、《八哥岩石图轴》、《松鹤图轴》、《铁石帆运图》、《灵岩涧一角》。
推荐展品: 《黄山松图轴》
潘天寿对黄山始终有一种独特情结,从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他数次游览黄山,尤其喜爱黄山的松树。此幅《黄山松图轴》即是此类题材中的佳构,可以说是画家黄山松系列中的扛鼎之作。
《李可染艺术》
展厅面积800平方米,主要作品有《漫写漓江烟雨图》、《万山红遍》、《春雨江南图》、《桂林阳江》、《鲁迅故乡绍兴城》、《歌德写作小屋》等。
推荐展品:《漫写漓江烟雨图》
画家用含蓄的线条勾勒近处姿态各异的房屋,远山、江水以淡墨、花青出之,在不失其沉雄厚重的墨色力度的同时,于山色秀丽空濛中呈现出一种透明感;两叶小舟静中有动,轻浮水面,成为全画的点睛之笔。
《黄胄艺术》
展厅面积800平方米,主要作品有《日夜想念毛主席》、《庆丰收》、《新疆舞》、《松鹰》、《群驴》等。
推荐展品:《日夜想念毛主席》
此画题材源于黄胄赴新疆慰问时听闻的维吾尔族老人库尔班·吐鲁木的事迹。作品以明快流畅的色彩和线条,鲜明地揭示了老汉朴实豪爽的人物性格和热爱新中国的内在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