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凭《忐忑》走红网络,被网友称为“神曲歌后”的龚琳娜在三里屯一家酒吧举办发布会,宣布将于5月8日在保利剧院举办独唱音乐会。由于昨天同时段还有其他发布会,大多数媒体并未把龚琳娜排在行程最前。发布会推迟了近一个小时才等到十几家媒体,以至于开场时现场座椅还空着一半,场面稍显尴尬。不过龚琳娜和她的德国丈夫老锣对此不以为意,他们登台后的第一句话是“很抱歉耽误了大家享受今天下午美好的阳光”。而整个发布会,没有主持人甚至没有麦克风和音响,龚琳娜和老锣以最自然、朴实的状态边聊边弹唱,既说了两人结识的趣事也谈到了中国音乐再开发的大问题。“真实”、“别装”,这是龚琳娜和老锣对“《忐忑》为什么火?”、“保利独唱会”以及“二人艺术生活”多个问题的共同总结。
龚琳娜
“学院派”被“玩音乐”的老外点醒
龚琳娜从小爱唱歌,5岁就登台,此后又先后在中国音乐学院的附中和大学学习,在2000年获得央视“青歌赛”民族唱法银奖后,可谓确立了自己在“学院派”和“民歌界”的位置。因自认是发自内心的爱唱歌,她也慢慢对自己和乐坛环境产生了怀疑:“在录音时,录音师总说,你们这些唱民歌的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登台表演时,表情、动作和投入感都是训练好的,不管你真实的心情如何,随时装随时演。这样唱得越多越不知所云,甚至还常被要求假唱,面对观众时会更难受。我个子不高,又不漂亮,觉得自己越来越没特色,随时可能被换掉。”
2002年一次跟朋友看小剧场演出时,龚琳娜认识了在台上弹奏“巴伐利亚琴”的老锣。老锣也是在德国从小学音乐,也是“学院派”,并且靠着丰厚的奖学金早在1993年就来上海跟龚一大师学古琴。1994年他还组了自己的乐队参加北京爵士音乐节。利用奖学金,他还用独门绝招“巴伐利亚琴”不断跟中国民乐家“玩儿合作”、“玩儿乐队”、“玩儿专辑”,借以探寻中国音乐的更多可能性。在看了龚琳娜往年的演出录像后,老锣直言:“你这样是不对的,这些都不是你。你最好的声音在于真实,而不是做作的形式。”此后不久,老锣约龚琳娜到家里玩一次“巴伐利亚琴”与中国民族唱法的跨界合作。
龚琳娜回忆说:“我问他唱什么?他说‘随便’。以前我演出都是有晚会主题、有规定曲目的,他说随便,我就真的随意唱了。结果他弹琴、我‘瞎唱’,一下就唱了3个小时。我觉得从小唱歌以来,第一次身上每个细胞都张开了,全身都通了。音乐世界似乎为我打开了新的一道门。”龚琳娜和老锣迅速陷入热恋,而现在网上热传的《忐忑》、《你在哪》就是老锣写于这段热恋期的作品。
龚琳娜表示在她第一次试唱《忐忑》时也很排斥:“这太不符合我们的习惯了。把音准唱好很难,更重要的是它老在绕,感觉嗓子都被搅起来了。但从排斥到练下来后就觉得很爽,感觉嗓子突然就疏通了。”随着音乐合作的日益密切和感情的日益加深,两人最终结成正果。2005年,龚琳娜跟老锣回到德国生小孩,现在他们已经有了两个孩子。“我现在可以做喜欢的事,并且可以靠它养活自己。我还有这么好的老公,他还是我事业上最好的搭档,还有两个孩子。我是真的感受到幸福和自由。所以我也希望用音乐向大家汇报,传达出爱,希望大家都幸福、自由。”
老锣
还要写更难的给大家玩儿
《忐忑》火爆网络后,有不少人认为它是一首没有歌词的怪异作品,是“走偏门、博关注”。但作为这首歌“词”曲创作者的老锣却不这样看:“《忐忑》里面的字都是有意义、有艺术性考虑的,不是乱写的。比如你必须唱成‘逮底个逮’而不能是‘啦啰哩啦’。我学古琴后又研究了很多年的中国唐诗,也为很多唐诗新谱了曲。我觉得中国音乐最大的特点就是韵和音色。要想在中国音乐上有新发展,必须抓住这两点。”
老锣表示,其实他跟龚琳娜在德国过得很舒服,早起后就在花园喝茶、聊天,然后做音乐或者出去采蘑菇——他们把巴伐利亚森林当世外桃源。“但作为音乐人,我们也有着很强烈的愿望要在舞台上跟观众交流。我们在德国一直关注中国的事情。中国吸引我们的重要一点,就是它在飞速变化。一回到中国就感到被一种气场推着朝前跑。跟中国年轻音乐家交流起来特别爽,你能明显感到他们身上的变化和朝气。这也是《忐忑》为什么能在中国火的原因——《忐忑》的节奏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这与大多数听众的精神气场发生了共鸣。如果中国像德国那样永远是老样子、过分注重安逸,《忐忑》才不会火起来呢。”
《忐忑》现在并不只是被热烈收看,还有很多网友上传了自己翻唱的版本,老锣说他更为此感到高兴:“我帮龚琳娜打开了一个音乐之门,也希望更多人能通过《忐忑》打开想象力之门。这首歌当然也给我们带来了好处,比如我们终于可以开独唱会了。《忐忑》只是我们众多音乐尝试中的一小部分,希望能借这次音乐会向大家展示更多。”
对于《忐忑》“续篇”的问题,爱“玩儿”的老锣表示早就按捺不住了:“现在有这么多人都能唱《忐忑》,我很高兴它给很多人带来了快乐,也觉得这事儿特别好玩儿。我应该PK他们(翻唱者),写出更难的作品看谁还能继续跟唱。”
本报记者 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