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群 让历史变得动听
王立群生于1945年3月14日,山东新泰人。现任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史记》研究会顾问、中国《文选》学会副会长。出版有《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现代〈文选〉学史》《〈文选〉成书研究》等学术专著,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本报记者 白羽
作为央视《百家讲坛》栏目金牌主讲人,王立群教授的作品本本畅销,目前已经出版的“王立群读史记”系列图书,被学术界和普通读者一致认同。但是,王教授并没有满足既有的成就,在“王立群读史记”最新作品《大风歌》中,王立群教授对自己的语言风格作了大胆的突破,让人读起来耳目一新。
在他的新书《大风歌》中,王立群教授对自己学院派语气比较重的语言风格进行了调整,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想写一部让年轻人也喜欢看的“刘邦传”。其实,王立群教授的年轻“粉丝”并不少,但这样的文风调整,确实让人倍感亲切,阅读的趣味性提升很大。
关于《大风歌》
转变文风为吸引更多读者
刘邦是一位传奇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由平民登上帝位的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在短时间(7年)内统一天下的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实行郡国并行制的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善于夺取政治制高点形成政治优势的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创作楚声短歌的皇帝,其《大风歌》被誉为“千古人主第一词”……留下了如此多的第一,刘邦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王立群教授把多年的《史记》《汉书》等相关资料研究成果整合提升,展现了一个胸有天下、心思缜密、坚定果敢、从谏如流的刘邦。“一个充满市井之气的凡人,一个充满自信的常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一位被大众忽略的兵家奇才,一位善于因人成事的领导,一位不懂妻子又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心爱女人的男人。”王立群教授这样评价了刘邦,他认为:从刘邦和西汉开国元勋的身上,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些秘密:想仕途平步青云,就要跟对人、带对人、做对事、心够狠;想职场一路凯歌,就要擅领会、能服人、愿分享、懂博弈。而这些珍贵经验,正是官商升迁的必备要素。王立群笔下的刘邦和王道,是我们最应该借鉴的历史精华。
王立群教授在讲刘邦的奋斗历程时,总结了16个字:“高人指路,贵人相助,个人努力,小人监督。”对于这句话,王立群教授有着自己独到的解释:对于今天的人而言,一个人要进步,确实需要有人为自己指路,这样可以大大减少走弯路走错路。有“高人指路”,是一种人生的幸运,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幸运。如果有人欣赏你,提携你,你的成长、进步会较顺利,这就是“贵人相助”。无论他人怎么为你指路,或者怎么提携你,都离不开一个最基本的东西,就是“个人努力”。人的一生,需要两个字:一个是“勤”,一个是“恒”,真正做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真正做到这一点,就是尽了“个人努力”了。但是,人是有追求的,这种追求如果超过了一定的度,就会迷失自我,这就需要监督。人们痛恨“小人”,可是,“小人”的存在会使我们兢兢业业,如履薄冰,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所以,“小人监督”同样很有必要。可以说,王立群教授为我们带来了一个我们所不了解的,但是又如此真实的刘邦。
有不少人认为,在这本巨著中王立群教授似乎改变了写作风格。王立群告诉记者:《大风歌》是他在《百家讲坛》讲述的“读《史记》”系列里学术性最强的一个系列讲座,当然希望有更多的读者喜欢根据同名电视讲座改编的这部书。他一直认为,语言只是一种媒介,真正能够彰显一部书的文化品位的是它的内容。所以,他有意调整了文风,希望让更多的年轻读者喜欢这部书的文风并从中受到教益。这是改变以往文风的唯一原因。
正是这个原因,《大风歌》受到了很多读者的欢迎。这次讲述《大风歌》,他加大了两个方面的调整:一是内容上要更注重文化品位,二是形式上要更贴近现实。“这种调整是我个人主动的调整,没有谁要求我这样做。”他一直认为:语言只是表达思想的媒介,语言无关乎内容。适合大众的语言媒介可以使更多的当代人更容易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用最通俗的语言讲述最富有学术含量的内容,这是他的追求。这样既保持了较高的文化品位,又让更多的观众、读者喜欢听,愿意看。“只有大家喜欢听、愿意看,我们的工作才更有价值。”王立群教授说道。
现在图书市场上解读刘邦的书很多,但是,往往剑走偏锋,或美化,或丑化,怎么吸引读者怎么写,忽略了大众史学的文化品位。这是最为可怕的一件事。司马迁的《史记》是学术界公认的信史,但是,有人却偏偏说司马迁欺骗了大家,并按照这种思路“解读”《史记》中的历史人物,这是对司马迁和《史记》的亵渎,是对广大读者的误导,是对中国古代历史的歪曲。讲出一个比较符合历史记录的自己心中真实的刘邦非常不易。这需要坚实的学术功底,需要全面了解历史研究的现状,需要吸收《史记》研究界已有的研究成果。自两汉以来,古代学者和当代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如果这些东西都不看,只管去搞自己的“发现”,实际上走向了历史虚无主义。这类“大众历史”书籍的流行造成了媒体的一种误解,以为讲出一个符合历史文献记载的刘邦反倒没有什么“新意”。丑化、美化刘邦反被认为是富有新意,这种倾向非常可怕。
关于历史
并非每个人都关注历史
王立群教授的讲史经历是从1982年留校任教后开始的。1982年留校后,他在河南大学主讲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因为《史记》是两汉散文的经典之作,在讲述汉代文学时必讲《史记》。2006年,他在《百家讲坛》上讲《史记》也是以多年来在大学讲台上的授课为基础。可以说,没有在大学讲台上多年讲《史记》的经历,他登不上《百家讲坛》,也不可能一讲6年。
王立群教授这些年来,一直强调历史的重要性,但是现在很多的“80后”“90后”对历史并不感兴趣,我们如何将历史继承下去?“我们需要历史,因为它是我们的先人走过的痕迹,它留给我们许许多多的启示。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关注历史,这很正常。传承文明是整个社会的事,不是个别人能够做到的;我们的政府,我们的某些社团,都有这个责任。”王立群教授说道。当然,王立群教授除了历史外也评论过一些文化和社会现象,比如有关汉字整容,有关春晚。至于有些不够准确的历史表述,他也发表过意见。比如对于“焚书坑儒”,他主张提“焚诗书,坑术士”,这是司马迁《史记》的提法,也是较为准确的提法。
关于《百家讲坛》
讨观众喜欢不是坏事
可以说,王立群教授是通过《百家讲坛》被众多国人所熟知的,期间总会有对他的一些质疑之声,王立群教授不会刻意关注这些质疑,但会作一些分析。“质疑是有不同类型的。我会非常关注提出一些重要问题的质疑,正是这些批评让我时刻注意保证每一集讲座的文化品位与大众口味。对于一些有不同意见的质疑可以作个参考,不必关注。你在电视上可以讲,别人也可以在网络、报纸上质疑,这很正常。”王立群教授说道。
有人认为,《百家讲坛》越来越重故事趣味性,把历史讲成了评书。王立群教授认为“讨观众喜欢”不是一件坏事,关键是怎么“讨观众喜欢”。“讨观众喜欢”是电视讲座的前提,关键是怎么“讨好”。他理解的“讨观众喜欢”是既坚持文化品位,又有趣味性。语言可以非常通俗,甚至可以非常时尚,但是,内容有很强的学术性,有很高的文化品位。“越来越重故事趣味性”一点错误都没有。作文化普及必须要有趣味性,没有趣味性,观众不喜欢听,根本谈不上普及。但是,不能只重视故事性趣味性,在故事性趣味性的背后还应有学术性,有文化品位。要让学术性、文化品位含而不露地渗透在电视讲座之中。“把历史讲成评书”也没有错,关键是看谁在讲,在哪儿讲。在电视中讲评书完全可以;但是,评书要放在文艺频道上播,不能放在科教频道中讲。《百家讲坛》是科教频道的一个栏目,不能在《百家讲坛》上讲评书,这一点是常识。王立群教授不认为现在的情况是这样,“现在正在播放《大风歌》,大家可以听听,看看是不是评书。”王立群教授对记者说。
在《百家讲坛》的这6年应当是王立群教授一段非常值得回味的时光,因为这6年让他经历了很多。就知识方面来说,6年来讲《史记》迫使他学习了很多知识;就了解人生、了解自己、了解社会而言,他对人生、对自己、对社会有了更多更深刻的了解。这6年他接触了很多过去自己一生都不可能接触的人,包括高官、巨商、演艺界的精英、文化界的名人,更重要的是接触了更多的老百姓。数十年来,他一直沉浸在自己的学术领域中进行研究,在同行的“小众”中进行交流,与普通百姓,尤其是全国百姓很少有机会接触。但是,这6年他去过很多地方,包括应国务院侨办之邀到美国参加“名家中国”的文化讲座。“虽然读书的时间少了,但是,走了数万里路,接触了方方面面的普通百姓,让我大开眼界,懂得了阅人的重要。这是书斋中作研究无法提供的。”
《百家讲坛》到现在已经从一个电视节目变成一个文化品牌,对于《百家讲坛》,王立群教授认为它的价值在于它持之以恒地以普及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它在推动国人关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历史将会记住它的存在,它的贡献。
关于人生
一生只当过教师
王立群经常在大学教授与《百家讲坛》的红人这两个身份之间转换,这两个角色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王立群教授更喜欢哪个?
王立群教授认为,大学教授是教师,《百家讲坛》主讲人本质上讲也是教师。他一生只当过教师,参加的活动大都和讲课有关。这两个角色看起来不同,本质上是一回事。一个在大学讲台上,一个在电视讲坛上,其实都是讲课,只不过讲课的地点、内容作了调整,讲课的语言也有一些调整。在河南大学的讲坛上讲课与在《百家讲坛》上讲课,他的心态没有什么区别,都希望讲好。开始时,电视讲座上讲得比较拘紧,这是因为紧张所致,但是,经历了6年的电视讲座后,现他在已经比较放松了,二者的区别已经非常小了。另一个区别就在于内容,有些内容不适合电视讲座,只能在大学课堂上讲。“作为一个教了一辈子书的教师,两种角色我都喜欢,毕竟自己一生干的都是这一行。”
对于未来,王立群教授的下一步工作是休息,因为连续讲了12个月,他需要休息和调整。他表示,《读史札记》在博客上写了不少,差不多够一本书了,如果有时间,整理后再补充一些内容,就可以考虑出版了。我们相信,在未来的《百家讲坛》、未来的大学课堂和未来的图书签售会上,英姿飒爽的王立群教授会再次用熟悉的声音讲述那些我们不熟悉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