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界将“司母戊鼎”更名为“后母戊鼎”,但教材却还没有改过来,这让学生们犯了难。
吴志立 画
“到底是司母还是后母呢?”家住星沙的周女士最近被儿子的一个问题难住了。日前,央视《新闻30分》在播报一则文物新闻时,主持人将“司母戊鼎”播成“后母戊鼎”,这引发了正在读初一儿子的不解:“在历史课本中,这个大鼎明明叫司母戊鼎,突然在央视里成了‘后母’,是播音员口误,还是教科书出错了呢?”
质疑 央视主播犯了低级错误?
据周女士回忆,3月6日12时,全家在收看央视《新闻30分》时,一则有关国博布展青铜器大展的报道里,现场记者口播新闻两次把大家耳熟能详的“司母戊鼎”读成了“后母戊鼎”,正是这个细节,成了她和儿子的困惑。
“我自己读书时,很清楚地记得中国目前出土最大的青铜器叫司母戊鼎,儿子的教材上也是这么写的,教科书这么多年都这样写,应该不会出错的。”周女士称。长沙各中学使用的是人教版历史教科书,在《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第26页,配图文字的确写的是司母戊鼎,照这么看,应该是作为国台的央视出现了低级错误。
专家 早已经更名为“后母戊鼎”
在网上,对央视专业水准的质疑也很快传开,但“央视新闻30分”官方微博迅速回应称,主持人和记者都没有读错,“节目刚播完贺红梅和崔志刚(主持这期节目的两位新闻主播)就找我讨论这个问题了!播前也核实了,其实考古界早已经更正为‘后母戊鼎’了。”
而“国家博物馆网站”早在去年12月18日曾解释道:“此鼎初始被定名时,专家释读其上铭文为‘司母戊’,然而随着更多同时期青铜器被发现,目前专家多认为应当释读为‘后母戊’,因为商代的字体较自由,可以正写也可反写。所以‘司’和‘后’字形一样,而意思上此处更接近‘商王之后’”。
提醒 考试还得以教材为准
既然专家已经更正了“后母戊鼎”的说法,那么教科书为何仍然称其为“司母戊鼎”呢?其实类似的问题还有如“九大行星”变更为“八大行星”等,在学术研究不断有新旧更替的情况下,教科书应该如何把握好时代性和稳定性的关系呢?
长沙市教科院副院长、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中学历史特级教师雷建军认为,教材编写需要严谨的论证和慎重的考虑,因此在新知识更新上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司母”是否应该改叫“后母”,雷建军表示:“新出现的学术成果,都会存在一定的争议,出于谨慎,教科书一般会沿用之前的说法,或者用注释的形式予以补充,也可以在教学时作为新观点提出来,培养学生善于思辨的治学态度。”如果历史考试中出现方鼎的题目,该怎么答呢?雷院长表示,在教材没有修改前,最好以现有教材为准,因为老师判断题目正确都以教材为准。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