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展览史上一座划时代高峰
“在历史的沉淀中,我感受到了解放前后这么巨大的差距,触动很大,这远远比我们曾经学过的教科书更有力量。”跟随辅导员与同学一同观展的清华大学热能系的吕同学对记者这样说到。
“我有幸参观了这个展览,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学习了很多,好像又长了一岁!”观众周晓在留言簿上记下了他的参观感受。
“这种有深刻教育意义的展览太少了!”北京邮电大学的文老师这样感慨着。
“用展览的方式,表现百年来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是让每一位观众能够接受主流的教化,既了解历史的屈辱,又激励奋发前进的信心,这是中央有关领导的预期,也是我们的企望。”陈履生表示,从观众留言簿上就可以了解到,应该说已经达到了预期效果。
“《复兴之路》在展览设计上,主要是以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为原则,这是吕章申馆长反复强调的,也是与2007年举办的大型主题展览的不同之处。因此,优化结构动线,增加文物,加大艺术的含量,则是我们采取的最重要的手段。它一方面表现出本馆‘历史与艺术并重’的发展定位,另一方面,力图使基本陈列更符合博物馆学的规律。处于博物馆中的展览,其语言方式更多的是依靠文物自身的表现力量,而展览设计则要在突出文物的同时,尽可能地营造一个艺术的视觉空间。因此,包括动用一些新的科技手段来提升展览的效果,也表现出国博在展览水平上的整体提升。”陈履生介绍说。
《复兴之路》自2007年的大型主题展览,到2009年的基本陈列,再到这次复展,见证着国家博物馆与国家展览的发展。实际上,它的背后也包含着另一种接续。陈履生介绍说,《复兴之路》基本陈列是一个特别的展览。从时序上它连接了国博的《古代中国》基本陈列,是一个具有通史性的展览,但又不同于一般的通史性展览。与《古代中国》相比,它是最近100多年的历史,尤其是第五部分,已经延伸到当下。毫无疑问,它的政治性较强,它以一个宽阔的视角审视了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上的每一个方面,党、政、军、民、学无所不包。它有着符合历史发展的展览结构,每一件文物来历清晰,每一幅照片都能反映具体的历史事件,而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则表现出严谨的风格。
“以前历史博物馆、军事博物馆的展览我也经常看,从来没感觉到这种气魄,时代不同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感受和你们不一样,我还会来看第二遍的!”两鬓有些斑白的依老先生坐在国博出口不远处休息,对记者说完这些话,他若有所思地把目光转向远方……
作者:乔燕冰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