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潘金莲“追求真爱”仅是娱乐泡沫

2011年04月15日 14:43 来源:新闻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新版电视剧《水浒》中,几个女性角色都改头换面,性格和命运发生了180度逆转——她们有 “婚外情”,但都是为了追求真爱;她们逃不掉死亡的结局,但不再血腥,甚至有点唯美;她们踩着韩剧风格配乐“啦啦啦”地登场,又在同样的配乐中华丽谢幕……如此“洗白”,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无论是力挺派还是拍砖派,可能都有自身的理由,不过,对于制作者来说,这些恐怕都不是最关心的,他们最关心的是公众能在多大程度上关注或者说长期关注这一新的形象——潘金莲变成“追求真爱”的新女性——以换取更高的收视率和攫取更多的利益。换句话说,你争议越厉害,人家越高兴,或许,在你争议时,制作者正在“偷着乐”呢?

  潘金莲变成“追求真爱”的新女性,能取得公众的认可吗?在笔者看来,从本质上说,这是追求快感文化的结果。从一定意义上说,这种“变脸”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网友们能从中发现多少可以供娱乐和消遣的“看点”。客观地说,潘金莲变成“追求真爱”的新女性产生争议或是一种必然,但我们面对的依旧是如何对待经典作品和人物形象的问题。道理很简单,把一个好端端的经典作品异化成一个攫取利益的筹码,甚至异化成一个娱乐游戏,对我们来说,总不能理所当然地接受吧?更没有必要为之欢呼吧?

  潘金莲变成“追求真爱”的新女性,可以说,我们从中没有看到制作方对经典的认同意识,相反,他们丝毫不掩饰对收视率背后的利益追逐之心。这种“变脸”同样是文化工业流水线上的批量生产的模式化产品,显露出诗性、个性的丧失,艺术价值几乎成了一句空话。

  “为反抗封建桎梏的女子平反,是好事”的说法,在笔者看来,很值得怀疑,任意改编的自我需要,真的是平反吗?更直接的问题是,普通公众能认识到这点吗?恐怕只是一厢情愿的臆想吧?任何经典作品的重拍,总有无数的大众去观摩、去比较、去讨论,最终总能保证收视率,也总能保证经济效益。对制作方而言,恐怕这才是最关键的。

  在消费文化语境中,经典已被纳入整个社会的消费系统,公众会更多地倾向于将文学经典也作为商品一次性消费,而忽略对其意义的深入发掘,使得经典也遭遇时尚般转瞬即逝的命运。事实上,消费时代的话语情景,新版《水浒》中的潘金莲形象也只是消费的对象罢了。潘金莲变成“追求真爱”的新女性,仅仅与消费时代下公众的需要和文化记忆有关,且有可能根据消费的需要对其进行修正,而这恰恰说明了“消费”的强大威力。

  朱四倍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