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慕容晓晓这个名字,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但提起《爱情买卖》这首歌,估计知道的人不少,2010年,这首歌被一些人称为“神曲”。而另外一首同样被称为“神曲”的《忐忑》,不但在网络上疯传,还出现在去年底各大公司的年会上,也“顺便”带红了演唱者龚琳娜。
回首看看2010年的内地原创乐坛,未见波澜,偶有涟漪,而铺天盖地的“神曲”却从网络中喷薄而出。但是,流行的就一定是美好的吗?“神曲”制造的神话究竟还能延续多久?日前,在上海举行的2011东方风云榜论坛上,姚谦、宋柯、袁惟仁、胡海泉等流行音乐界知名人士到场,与《爱情买卖》、《香水有毒》等网络歌曲的主创围绕异军突起的“网络神曲”展开热议,表面上在探究“神曲”神在哪,其实是关于当今网络环境下音乐多样性的思考。
主办方专门安排了《香水有毒》的原唱者胡杨林和《爱情买卖》的原唱者慕容晓晓在论坛上演唱了各自的成名歌曲。“从一个演唱者的身份和角度,我本人很喜欢这首歌的旋律,歌词部分也真实地反映了现在的一种社会现象。但我不能保证每个人都会喜欢。”慕容晓晓说。
对于歌曲内容“过俗”、缺乏“真善美”的评价,《爱情买卖》的词曲作者何欣不以为然。何欣笑言,自己当初对《爱情买卖》的火爆也莫名其妙,但能火的歌曲都有一些共通性,“其一就是歌词要通俗易懂,表达真实的情感;其二曲调要琅琅上口;其三编曲要给力、有劲。”
在何欣看来,所谓的“神曲”有很多,从最早的《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到《猪之歌》、《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香水有毒》、《爱情买卖》、《忐忑》都可以称为神曲,但是它们的风格迥异,各有特点,“它们都火了,这就是他们的成功。‘神曲’神在哪儿?神就神在有时候你会不知不觉地哼出来一两句,然后又突然问自己,我为什么会哼这首歌?”
在网络歌曲运作中颇有经验的音乐制作人张超表示,他2005年在互联网上制作了第一首歌 《不要在我寂寞的时候说爱我》获得不错的反响时,自己也吓了一跳。渐渐地,张超总结了一套网络歌曲走红的经验:音乐不用做得太精致,可能只是一个很简单的伴奏,然后靠着网络平台的口碑传播,在几乎没有任何宣传成本的情况下,歌曲就有可能自然走红。但张超也意识到,这样的走红往往是一夜而红,因为缺乏规划,消失的速度也很快,往往是歌红人不红。
而这种表达通俗直白但略显粗糙的网络歌曲,在一些音乐专业人士看来,甚至都算不上是音乐。乐评人祁又一就直接对“神曲”开火,“所谓‘神曲’我觉得不是音乐,更像是杂耍,没有人会把这样的歌放到车上或家里,如果《忐忑》发行一张CD,需要付费下载或者购买,愿意掏钱的人肯定很少。这首歌如果没有视频,只是一个音频的话,就不会有现在这种火爆程度。”祁又一直言,大家总是拿“神曲”当做音乐事件来讨论,其实,它跟很多网上流行的搞笑视频是类似的东西,根本不能算是一个完全的音乐事件。
“羽泉”成员之一、EQ唱片董事长胡海泉的反对意见则温和不少,他说自己第一次听到《爱情买卖》,是因为充斥着垃圾广告的电视台反复播放着这首歌,自己没有仔细听过更不知道歌手是谁。有记者问他现场听到的感觉,他直言“不是我的菜”。
“我一直没改变过我的观点,在我看来,网络音乐、‘神曲’从渠道来定位都是比较狭隘的。”胡海泉并不承认有网络歌曲、网络歌手这一说,“只能说,他们是通俗中的通俗,之所以流行,是因为现在最热门的播放器是手机,这一人群最热衷这一类型的音乐,才显得这类音乐热门。但事实上它们不是,不然,咱们国家的音乐厅就不用开了。”
虽然胡海泉的公司也包装过一些网络歌曲,但他强调自己不会去唱这样的作品。胡海泉也承认,就算不是《爱情买卖》成为“神曲”也会有其他所谓“神曲”冒出来,他无法从艺术角度加以评论,因为音乐没有绝对标准。只是从他的角度来看,2011年最好的作品,绝对不会从《爱情买卖》、《忐忑》中选择。
在内地流行音乐界浸淫多年的音乐人宋柯则显得宽容许多。在他看来,一首歌只要有相当数量的人听就是好音乐。“不管什么样的歌,只要被大家关注,就说明它被需求。如果‘神曲’有它的市场价值,真的成了某种音乐类型,那就不是抢占而是扩容了市场。”
宋柯笑言,《爱情买卖》自己第一遍听就会唱了,《忐忑》从第一遍听到现在也没会唱,这两首歌都挺有意思。“我现在对音乐的宽容度越来越大,中国音乐的类型太少了,太多人都在拼主流情歌。”
“《香水有毒》、《老鼠爱大米》的成功都有迹可循,没有理由去排斥。市场是蓬勃的,这就是好事,因为这是时代与时代的交替,你无法阻止特别的东西冒出来。大家要敞开心胸去接纳新的事物。”创作过王菲《执迷不悔》、那英《征服》等多首歌曲的著名音乐人袁惟仁表达了和宋柯同样的想法。
袁惟仁表示自己第一次听到“神曲”也觉得怪怪的,但后来想通了。“当时觉得《老鼠爱大米》的频率和动态都不对,可回头想想,它就是时代流行的产物,过了那个年代就没了,每个时代必然有这么一个歌会跳出来,像当时黄品源的《小薇》那样。”袁惟仁表示,“神曲”很具有娱乐效果,不用严肃地评判其好坏,因为一个再受欢迎的东西还是有人批评,一个再被讨厌的东西还是有人喜欢。
与袁惟仁一样,著名音乐人姚谦对“神曲”也是从保留态度到试着理解,“起码那么多人听懂了《爱情买卖》,听懂了创作者想要表达的真善美,数字也证明了一切。”姚谦说,几年前自己拿胡杨林的《香水有毒》给台湾著名歌手黄莺莺,“黄莺莺说,如果让我唱,也一定可以唱得很好听。我一直不觉得‘神曲’是所谓的低俗音乐,甚至有一段时间我在努力做网络音乐,理解网络音乐的推广,只是我还没有成功。”
不过,宋柯并不认为“神曲”能成为低迷的流行音乐市场的救命稻草,“如果这个行业真有救命稻草,那应该就是我们自己。”
事实上,包括宋柯、姚谦、袁惟仁在内的音乐人,都在为流行音乐的复兴而苦苦挣扎,“我们要把整个行业内发生的事想想清楚。因为,绝对不仅仅是有没有好歌的问题。其实,好歌每年都有,但仍解决不了行业的问题。去年有过两首‘神曲’,今年来三首‘神曲’,这个行业的问题就解决了?该死的东西还是会死掉!”宋柯说。
本报记者 周 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