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黄花岗上悲风烈(组图)

2011年04月25日 17:49 来源:海南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黄兴

赵声

喻培伦

  这是辛亥革命前夕一次决定性的起义。中山先生评曰:“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庇能会议的大擘画

  庇能会议直接导致了黄花岗起义的发动,这又牵涉到几个月之后的武昌首义,所以庇能会议对近代中国命运的改变至深至远。这个会议是在1910年的11月举行的。

  头一年新军起义失败后,当时孙中山在美国三藩市,取道檀香山到达庇能———即今马来西亚槟榔屿,召集干部举行秘密会议。会议地点放在这里,是因为,孙先生因长年在海外奔走策划,也因此引来清廷压力,被许多国家拒绝入境,自第一次广州之役后,香港就拒绝他入境,而槟榔屿是在1906年即同盟会成立一年后即成为海外革命基地。

  参加会议者有黄兴、赵声、胡汉民、孙眉、邓泽如、黄金庆、吴世荣、林世安、李孝章等数十位。

  当时同盟会的高级干部,因头一年的败局,心情黯淡,加上新军起义失败后到达南洋的官兵所在多有,都需要招待安排基本生活,大家的基本衣食住行都很困难。原先在广州的机关已被破坏,原先的地盘已不再拥有,总之再次大举条件颇显不足。会议开始时,没什么人说话,各位的脸上都呈现忧伤的神色。当说起未来的计划时,一屋子的人都叹息长嗟,相对无言。这时候中山先生就说:“吾曩之失败,几为举世所弃,比之今日,其困难实百倍,今日吾辈虽穷,而革命之风潮则已甚盛。一败何足馁!从今而后,只虑吾人无计划无勇气耳……”

  赵声提出,起义需要庞大款项,孙先生安慰他不用急,并说明当以教育义捐方式筹款,以免当地政府干涉。

  当时形成的大思路是以五百同盟会的精锐干部为前锋,领导新军、民军大举进攻。一旦取得广州,则以黄兴率领一支部队从湖南打到湖北,赵声率领另一支部队从江西直扑南京。这次会议本来还提出在云南边境同时进攻,后来考虑到备多力分,乃决定全力图广州,以期一点撕开,多点突破。

  这次起义计划是在前面九次失败之后,因此显得特别重要,首先是倾同盟会全部精锐以及前所未有的财力物力。起义虽然定在广州一处大举,但第二步计划却明确涉及长江沿线各省。

  地火之奔突

  槟榔屿会议结束,赵声随即赶赴香港,预备指挥广州决战。仍和数月前在广州一样,联系新军,组织“选锋”,他任统筹部副部长兼交通课课长,目标是拿下广州后,取长江而直捣幽燕,这自然不是孤立的,须取得各省支持响应。赵声派人携款到苏、鄂、湘、浙、赣等长江流域各省联系党人,筹建机关,发动新军,起义行动前夕,以赵声在新军中的资望,被推举为起义总指挥,黄兴副之(后因故将指挥关系对调,即黄正赵副)。

  到了次年(1911)的正月间,同盟会各高级干部陆续聚齐于香港。于是组织统筹部为指挥机关,黄兴、赵声分任正副部长。以下秘书课长为胡汉民,交通课长由赵声兼任,调查课长为罗炽扬,储备课长为胡毅生,编制课长为陈炯明,总务课长为洪承点。

  起义前在新军和防营中,都进行了严密的联络,同盟会以及会党的渗透使得革命空气日益浓厚,统筹部并在广州建立了三十余处分指挥点和枪械储备点。起义总指挥部议决定分十路发难:

  黄兴率南洋及福建志士百人攻击总督府;

  赵声率江苏、安徽志士百人进攻水师行台;

  徐维扬、莫纪彭率北江志士百人攻打督练公所;

  陈炯明、胡毅生率民军百人防堵旗满界;

  余下六路分别由黄侠毅、姚雨平、李文甫、张六村、洪承点、罗仲霍率领,目标是军械局和电信局等。

  起义前不到一个星期的日子,黄兴写下诀别信给中山先生和南洋诸同志,信中有谓“……成败既非所逆睹,惟望公珍摄,成则速回,败亦谋后起……奈事皆决议而行,非一人所能专,幸各人挟有决死之志,或能补救亦未可知……”“誓身先士卒,努力杀贼,不敢有负诸贤之期望。”(《黄兴年谱长编》181页,中华书局)

  因敌情变化,起义时间有所更改,黄兴电阻留港敢死队进广州。两广总督张鸣岐大肆布防,各要隘驻满清军,而赵声所率领的同志多为内地人,口音和粤语相差太大,很容易被侦破,于是赵部返回香港者达三百余人。黄兴这时发给胡汉民的秘语电报有谓“省城疫发,儿女勿回家”,香港志士接到该电,大惊失色,这是因为他们知道广州力量太单薄了!起义前一天,原定的十路发难,只得改为四路进攻:一是黄兴率队攻击两广总督署,二是姚雨平指挥攻击小北门,三是陈炯明领队攻打巡警教练所,四是胡毅生率一小队守大南门。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