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南海Ⅰ号”船艏确定 潜水发掘模式或将被弃用

2011年04月26日 09:49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挖掘现场。

小图:用玻璃试管插入包裹“南海Ⅰ号”的淤泥地层直接套取地层标本。

  “南海Ⅰ号”二次试发掘昨通报发掘收获,发掘精美四系瓷瓶一件

  1987年8月,广州救捞局在上下川岛海域无意中发现了深埋在海底的“南海Ⅰ号”。2007年12月22日,“南海Ⅰ号”被整体打捞出水,后进驻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

  2009年8月18日~9月26日,“南海Ⅰ号”开始第一次试发掘,共完成了4个探方的清理、绘画和拍摄,共发掘了200多件文物,并确定了船舷的位置,发现了甲板。

  潜水发掘模式或将被弃用

  (记者陈杰摄影报道)昨日,“南海Ⅰ号”考古试发掘收获新闻发布会在阳江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召开,广东省考古研究所相关负责人向媒体通报了二次发掘的相关情况。据介绍,在这次发掘中,最重要的成果就是确定了“南海Ⅰ号”的船艏和船尾的位置,而文物发掘并不是这次发掘的主要目的,只发掘了一件精美的四系瓷瓶。

  而在发掘模式和方法上,该负责人称,水下潜水发掘并不适合像水晶宫等室内环境发掘,未来“南海Ⅰ号”或将弃用潜水发掘模式。另外,包括一批新的发掘方法也在这次试发掘中得到很好的展现。

  未来发掘将集中在船艏

  据“南海Ⅰ号”二次试发掘的领队刘志远介绍,这次二次试发掘主要目的是确定船艏在沉箱中的位置。根据考古过程中对6个探方的发掘发现,在TN7E9船舷板位置,发现该位置的船舷板收缩角度很大,按照古船的设计,一般船艏比较尖、船尾比较宽的特征,并请教了阳江当地多位颇有威望的老船工,可以初步确定该发掘部位应该是船艏部位。刘志远称,确定船艏对未来的发掘将具有重要的作用,未来发掘的重点部位将集中在船头位置。

  田野发掘模式被运用

  过去,田野考古发掘主要运用在陆地考古当中,但在这次发掘中,为测试“南海Ⅰ号”移居水晶宫后如何更好发掘,田野考古发掘也被运用其中。据刘志远介绍,与陆地上进行的田野考古不同,运用在“南海Ⅰ号”上更细致,更精确,通常的探方大小只有1米×1米大小,从这次发掘分析,田野发掘适合“南海Ⅰ号”。

  针对过去人们期待的水下潜水发掘办法,刘志远称“不太适合”。他介绍,“南海Ⅰ号”所处环境与在海底不一样,潜水发掘严重影响了水下能见度,不利水下发掘。

  据介绍,这次发掘共设置了6个考古探方,为保护“南海Ⅰ号”,二次试发掘后所有探方淤泥将回填。

  热点关注:

  试发掘可能造成伤害

  从2007年“南海Ⅰ号”入驻水晶宫,4年内进行了两次试发掘,“每试发掘一次,都有可能是对南海Ⅰ号的伤害。”刘志远称,出于保护的目的,希望这次是最后一次试发掘。

  “全面发掘”无时间表

  至于具体发掘和保护方案的公布,刘志远称目前没有“时间表”。至于何时能全面发掘,他期待近两年内有突破。

  难题:沉箱耐蚀

  记者注意到,用来安放“南海Ⅰ号”的沉箱在海水的侵蚀下已变得锈迹斑斑。刘志远称下一步“南海Ⅰ号”面临的问题较多,如水体的治理、沉箱耐蚀难题、沉箱如何切割、沉箱如何离开水晶宫等。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