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心武新作与“曹体”距离几何?
“续红楼”争议中持续畅销
尽管专家学者骂声如潮、许多读者看完后大呼上当,尽管《人民日报》也发表署名评论,诟病《刘心武续红楼梦》一书太过“白话”,但一切都没有止住此书向百万销量阔步前行。记者昨天从上海书城、博库书城了解到,该书上架至今两店已卖出数百本,在销量上大破传统文学纪录。
被批通篇大白话
虽然刘心武在推出“续红楼”之际就准备好了应对各方批评,但他可能没想到,这批评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猛——日前,《人民日报》刊登署名文章,称《刘心武续红楼梦》通篇大白话:“在追随刘心武将《红楼梦》当成曹雪芹留下的‘达芬奇密码’而从猜谜中获得破关的快感之后,在看过了李少红女士将《红楼梦》误拍成‘聊斋志异’的乌龙喜剧之后,又可以继续消费《红楼梦》了。”
刘心武则辩解说,自己试图用曹体写,“当然没有完全达到,以我打60分”。可是,不少人质疑,只是“干巴巴”平铺直叙的流水账,没有了吟诗弄文时的清灵脱俗,没有了谈论家常时的人情练达,没有了叙述事件的含蓄蕴藉,把这样的语言称为“曹体”,到底是“没有完全达到”,还是“完全没有达到”?
争议助推销售量
在传媒时代,热闹的争议恰恰能扩大图书的知名度,“争议”成了图书销售的助推器。“红迷”叶女士在上海书城翻阅时告诉记者,她很喜欢百家讲坛上侃侃而谈的刘心武,“他续写《红楼梦》不是随便举动,倾注了作者多年的研究,不是纯娱乐化的写作。他的书写态度和续书呈现出来的整体水平,还是比较靠谱的。”书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与该书相比,传统的红学研究专著的销量相当小,“《红楼梦》研究专著的购买者一般都是专业人士,而《刘心武续红楼梦》购买者的范围相当广,包括了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各种人。”
有业内人士表示,“红学”研究应该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不应该被“红学”研究的一些权威垄断。久居“庙堂”之上的“红学”研究,也应该有大众化的通俗解读,让“红学”热起来。因此,虽然《刘心武续红楼梦》引起了很多争议,但是其对推动“红学”从庙堂走向大众的作用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否认发财靠古人
自己的续作引来了“挺刘”和“倒刘”两派,刘心武称早有思想准备,他也欢迎善意的批评。“我的生活年代与曹雪芹的生活年代完全不同,不可能在文字语言上与其一模一样。希望读者不要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他重申,自己完全是想为红学会补缺,号召全民去读《红楼梦》,“如果能引起‘80后’‘90后’们的阅读兴趣,我想我续写的目的就达到了。”
有传闻说,刘心武借古人发财,靠“续红楼”拿到了百万元版税,这话让他感到很反感:“这话根本没道理,版税多少是我的隐私,我是通过劳动获得的正当稿酬,没必要告知天下吧。”“有人研究楚辞,将研究成果撰写成书出版,你能说研究楚辞的人是借古人发财?古人创造了方块字,我们在享用。我们今天的人所做的一切都包含着古人的智慧,难道不是吗?” 记者 乐梦融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