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的4月29日是清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纪念日。自1911年至1948年的38年期间,清华大学及其前身清华学堂先后有过10任校长。其中第10任校长梅贻琦自1931年至1948年(包含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阶段)连续执掌校务17年,是清华大学任期最长的校长,他出自清华,是学者型的教育家。本版特别约请梅贻琦校长的亲属,寻访梅贻琦校长当年在北京的足迹。
1909年,清朝首次利用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派遣留学生赴美国学习,6月外务部成立了游美学务处,8月在史家胡同举行了选拔赴美留学生考试。当时提出的选拔标准是“身体强健,性情纯正,相貌完全,身家清白”,而且要求考生的中文程度能够作文,英文程度能够听懂美国老师讲课,考试范围有物理、化学、代数、几何、外国历史地理等科目。当时应试考生有630名,计划录取100名,实际录取了47名,其中就有后来成为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
清朝的外务部位于东单北大街的东堂子胡同,向北过了无量大人胡同和干面胡同(现在的金宝街一带)就是史家胡同。我将寻访的起点放在了史家胡同,想去探求当年选拔赴美留学生考场的遗迹。
■史家胡同得名于史可法家族祖宅
史家胡同西口在东四南大街,东口在朝阳门南小街,关于史家胡同名称来源其说不一。有人认为源于这里有南明时期抗清英雄史可法故居,也有人认为源于这里有史可法祠堂,还有人认为早在嘉靖年间成书的《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已经收录有史家胡同,应该与后来的史可法无关。我查阅了《明史·史可法列传》,看到史可法祖籍北京大兴县,生于河南祥符县,家族世袭锦衣卫百户官职。史可法于崇祯元年(1628年)考中进士,曾在北京任过户部主事、郎中等官职,后来升职到安徽。
明朝的北京城以中轴线为界,西部属宛平县管辖,东部属大兴县管辖,大兴县的县衙旧址在交道口南大街大兴胡同,以前就叫大兴县胡同。史家胡同在明清两朝均属大兴县管辖,我想既然史可法的祖籍是大兴县,祖上又世袭着比七品知县还要大一点的正六品百户官职,那么说史家胡同的名称源于这里有史可法家族的祖宅,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1909年至1911年,在史家胡同举行过三届选拔赴美留学生考试,总共录取了考生183名,其中有许多人后来成为名人,可是他们的回忆都只说是在史家胡同参加考试,并未提到考场的具体地址。这也难怪,因为当时还是清朝,胡同里边还没有门牌号码。例如胡适,他在1910年第二届考试中考取了第55名,他的回忆是这样的:“那一天,有人来说发榜了,我坐了人力车去看榜,到史家胡同时天已黑了。我拿了车上的灯从榜尾倒看上去,因为我自信我考的很不好。看完了一张榜,没有我的名字,我很失望。看过头上才知道那一张是备取的榜。我再拿灯照读那正取的榜,仍是倒读上去。看到我的名字呢,仔细一看却是胡达,不是胡适。我再看上去,相隔很近便是我的姓名了。我抽了一口气,放下灯,仍坐原车回去了,心里却想着那个胡达不知是谁,几乎害我空高兴一场”。
■史家胡同小学应该是选拔赴美留学生的考场所在地
史家胡同的特点就是大宅门很多,前不久北京市公布了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的51号、53号、55号三座老宅院榜上有名,但是均与考场无关。当我经过59号史家胡同小学门口时,忽然有个灵感:当年选择在史家胡同举行考试,无疑是由于这里距离东堂子胡同的外务部很近,可是第一届考试有630名考生,总要有一个足够大的考场吧?现在的各种成人教育培训考试,不是也经常借用学校的教室作为考场吗?我想还是回家翻翻史料吧。果然,我在《光绪顺天府志·官学》查到,清朝雍正三年(1725年),在史家胡同开设了八旗左翼宗学,招收左翼里的宗室子弟学习满汉语文和骑马射箭,左翼是指居住在北京东城的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和正蓝旗的旗人。
1905年,清朝宣布废止科举制度,兴办新式学堂,左翼宗学改为左翼第五初等小学堂,1910年改为左翼中学堂,1912年又改为第二中学校。1939年第二中学校迁至北边的内务部街,原校址开设了史家胡同小学。由此看来,现在的史家胡同小学,应该就是当年的考场,而且1909年那次的考试是在8月暑假期间,也有利于借用教室。
我再次来到史家胡同小学,接待我的张新民老师风趣地说“你这次算是找对人了”,因为张老师就出生于史家胡同,1970年在这里读书,后来又在这里工作。张老师带着我来到教学楼前方的操场,他说以前在操场南边的大门里边有一对八字墙,沿着中间的甬道走进去,两旁是平房的教室,最北边就是大礼堂,也就是以前的史可法祠堂。张老师说大礼堂很高很大,有很多粗粗的柱子,靠北墙的一间小屋里边就是史可法的塑像,整年锁着门不让学生进去。大礼堂可以容纳400名学生开会,平时摆放着几张乒乓球台,张老师小时候经常在那里打球。我想有了这个大礼堂,再加上其他的教室,当年梅贻琦等630名考生在这里考试,地方也就够用了。张老师说以前在操场上有两株老槐树,被大风刮倒了一株,留下的这株现在是史家胡同小学仅存的古迹。
■清华园执教暂居工字厅,香炉营头条曾住廉租房
在一个春风劲吹的下午,我探访了和平门外的香炉营头条,因为梅贻琦结婚以后在北京的第一个住处,就在香炉营头条。香炉营这个地名在明朝已经出现,后来衍生出香炉营头条至香炉营六条。这一带原来是会馆林立的地方,也是人文荟萃的地方。附近的海柏胡同曾住过《日下旧闻》的作者朱彝尊,南边的前孙公园胡同住过《天府广记》的作者孙承泽。
1909年11月梅贻琦到达美国,因为错过了大学开学时间,被安排在马萨诸塞州的格罗顿中学插班附读,至1910年秋季才进入马萨诸塞州的伍斯特理工学院学习。与此同时,清朝外务部游美学务处成立了游美肄业馆,在北京西郊的清华园兴建了校园。1911年2月游美肄业馆迁入清华园,改称为清华学堂。1911年4月29日清华学堂开学,这就是清华大学建校纪念日的由来。
1912年清华学堂又改称为清华学校。1914年梅贻琦毕业回国返回家乡天津,1915年秋季应聘来到北京在清华学校任物理学教师,住在清华园工字厅。
1919年6月,梅贻琦与昔日的同学韩咏华结婚。韩咏华是天津工商业“八大家”之首韩家的长女,她在回忆录里写道:婚后我们在北京香炉营头条租了一个小后院,梅贻琦平时住在清华学校工字厅的单身宿舍,只在周末回家。梅贻琦当时每个月的薪金三分之一寄给天津的父母,三分之一寄给弟弟们作为学费,我们的小家庭只留用三分之一。我们的长女梅祖彬和次女梅祖彤都是在香炉营头条出生的。
韩咏华所说的“租了一个小后院”,是香炉营头条的山阴会稽两邑会馆分馆,它的主馆就是鲁迅在南半截胡同曾住过的绍兴县馆。“两邑”是指山阴县和会稽县,1912年合并为绍兴县。清朝废止科举制度以后,会馆不再接待进京参加会试的举人,演变为单身同乡的免费招待所,有时也对带家眷的同乡廉租。梅贻琦的二姐夫陆榕(我的祖父)祖籍是绍兴,他介绍梅贻琦住进了这家会馆的廉租房。
时过境迁,会馆无觅,香炉营头条也已经化作宽阔的街道,我走在劲吹的春风里,忽然想起一句宋词:“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梅贻琦当年住过的南院现在是学校的生活区,被依谐音称为照澜院
当年清华学校规定教师执教6年可以有1年的带薪休假,1921年梅贻琦利用休假去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机械工程硕士学位,1922年返回清华学校任物理学首席教授,他们的小家庭也从香炉营头条搬入清华园的南院,这是梅贻琦在清华园继工字厅单身宿舍之后的第二处住所。
为了核查南院的情况,我找到了清华大学紫苑学会的会员苏尚同学。紫苑学会是研究清华校史的同学组建的社团,苏尚同学告诉我,梅贻琦当年住过的南院现在是学校的生活区,也叫旧南院,因此被依谐音称为照澜院,而旁边的新南院则被依谐音称为新林院。
韩咏华回忆在南院的生活时写道:这一时期,梅贻琦下班后得以回家和儿女们共同生活了,他的性格很温和,对孩子们很耐心,但绝不宠爱娇惯他们。记得三女梅祖杉还在襁褓之中时,梅贻琦不让抱着,怕惯坏了孩子。他下班回来后把放着三女的柳条箱挎起来,在屋里来回走一走,就算是哄孩子了。我做过幼儿教育,有时气急了还打过孩子,也曾把孩子锁进小屋,而梅贻琦却从不打孩子,也从不急躁,他批评我说“你忘记自己是做什么工作的了”。
1925年,相当于8年制中学的清华学校成立了大学部。1926年梅贻琦被选举为教务长。我家里有一张民国十六年(1927年)清华同学会的新会所落成时拍摄的纪念照片,照片里有教务长梅贻琦、当时的校长曹云祥、老校长周诒春,还有著名教授朱自清、陈岱孙、李济等人。照片上边写着地址是骑河楼三十九号,现在的骑河楼街已经找不到会所的遗迹了,原址如今是一座宾馆的楼房。
1928年清华学校改为国立清华大学,1931年梅贻琦出任校长,时年42岁。梅贻琦虽然毕业于理工学院,但是他家学渊源,国学功底深厚,自幼熟读四书五经,是教育家张伯苓的得意门生。梅贻琦年轻时曾与同学打赌说“假如我们之中有谁背诵任何经典出现错漏,我可以接着背诵任何章节”,所以他在就职演讲中引经据典地讲道: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孟子说“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我现在可以仿照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段话成为至今仍在教育界广为流传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