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主小传】
张维为,现为日内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日内瓦韦伯斯特大学国际关系教授。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曾担任中国领导人英文翻译。著有《邓小平时代的意识形态与经济改革》(英文)、《中国震撼》等。
【核心提示】
●一个五千年延绵不断的文明本身就是人类历史上一份最伟大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对此首先要心怀敬意。
●作为世界上唯一活着的古老文明,中华文明虽然古老,但根深叶茂、生机勃勃。它今天所展现出来的一切,绝对不是“先进”和“落后”、“民主”和“专制”、“高人权”和“低人权”这些过分简约甚至简陋的概念可以概括的。
●作为“文明型国家”,中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未像现在这样既古老又年轻,既传统又时尚,既中国又世界。
英国学者马丁·雅克在2009年出版了一本颇有争议也很有影响的书,名字叫《当中国统治世界》。他的一个主要观点是:“世界上有许多种文明,比如西方文明,但中国是惟一的文明国家。中国人视国家为监护者、管理者和文明的化身,其职责是保护统一。中国国家的合法性深藏于中国的历史中。这完全不同于西方人眼里的国家。”他关于中国是“文明国家”的观点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崛起以及中国与西方的关系有所裨益,也启发了我对“文明型国家”的部分论述。
我认为,作为一个现代国家,中国接受了现代国家主权和人权的主要观念。作为“文明型国家”,中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未像现在这样既古老又年轻,既传统又时尚,既中国又世界。依个人之见,中国作为“文明型国家”主要有八个特征,这八个特征又可以概括为“四超”、“四特”。
超大的人口规模:中国只要改变自己,往往就能改变世界
我们有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疆土上的占世界1/5的人口。和欧洲相比,一个欧洲中等国家的人口也就是1400万左右,所以中国的人口约等于100个欧洲中等国家之和。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今天的人口规模也是在自己漫长历史中“百国之和”逐步整合而形成的。印度是世界人口第二大国,但印度历史上没有经历过中华民族这么长久的人口整合过程,其庞大的人口远远没有中国人这种高度的文化同质性——相同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也远远没有中华民族这种凝聚力。
随着现代国家的建立,特别是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受过教育和培训的人民是我们“文明型国家”的最大财富。这么巨大的人口都生活在一个经过充分整合的现代国家载体内,他们既受到传统文明的熏陶,又接受过现代教育,所以产生的规模效应世界上无人可比。许多境外企业投资中国都有一个口号,只要能在中国做到第一,就能做到世界第一。从更广的意义上看,由于人口效应,中国只要改变自己,往往就能改变世界。比方说,中国汽车产量和销量已经世界第一,随之出现的就是整个世界汽车工业开始了某种面向中国的转型。
超广阔的疆域国土:大国遇到风浪,东方不亮西方亮
中国幅员辽阔的疆土也是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步形成的。我们一些人比较羡慕小国寡民的生活,实际上大国有大国的难处,小国也有小国的困难。小国经不起风浪,而大国遇到风浪,东方不亮西方亮,回旋余地大得多。
新加坡驻联合国大使曾对我说,新加坡现在虽然比较发达,但新加坡总是如履薄冰,因为任何一场大的危机,比方说像“9·11”那样的恐怖主义袭击,就可能使整个新加坡毁于一旦。智利是相对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但2010年一场大地震,GDP就跌掉一大块,整个经济可能两年内都喘不过气,而中国即使遇到汶川大地震这么大的天灾,对整个国家经济的影响也很微小。
辽阔的疆土也使中国获得了绝大多数国家难以比拟的地缘优势和战略纵深。由于可以在超大规模的国土内进行战略布局,我们今天可以实现西气东输、高铁“四纵四横”等人类历史上罕见的现代化工程,实现资源的优化支配。对于绝大多数国家来说,产业升级往往意味着产业迁移到外国,而中国在自己内部就可以进行大规模的产业梯度转移。一般制造业可以从发达板块转移到新兴板块,但仍然留在中国,这就延长了中国制造业的生命周期。中国已成为整个东亚经济发展的最大引擎,并通过东亚推动世界的发展,使中国迅速成为带动全球经济的重要动力。
超悠久的历史传统:独特传统资源,使我们今天仍受益匪浅
五千年延绵不断的历史,使中国在人类知识的所有领域几乎都形成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实践传统。我们在政治、哲学、宗教、语言、教育、艺术、音乐、戏剧、文学、建筑、军事、体育、医学、饮食等领域内,都有博大精深、自成体系的东西。这种传统的丰富性、内源性、原创性和连续性,是其他民族难以望其项背的。
中国源远流长的独特传统资源,使我们今天仍然受益匪浅:我们今天讲的“与时俱进”观念,源于数千年前《周易》中的“与时偕行”;我们今天使用的“和谐社会”概念,源于《周易》里的“太和”概念;我们先人“摸着石头过河”的思想,被用来引导我们的改革开放……这些都是数千年文明智慧的积累,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中国人实践理性的哲学传承。
正在形成的中国模式和中国话语也是中国思想独立性和文明内源性的体现。这很像中医,西医能解释也好,不能解释也好,中国人信这个东西,因为它管用。如果西医不能解释中医治病的效果,就像西方理论解释不了中国模式的成功,这总体上不是中医不科学或者中国模式不科学的问题,而是西医和西方的理论还没有发展到足以解释中医效果和中国模式效果的水平。我们要做的不是削足适履,诋毁中医或中国模式以适应西方的理论,而是应该以中国人的成功实践为出发点,去修正西方的理论,去形成自己的理论。我们愿意学习别人的一切长处,但我们不放弃自己的优势。
超深厚的文化积淀:为影视产业提供用之不尽的素材
数千年绵延不断的历史也为我们提供了世界上最博大精深的文化资源。中国文化中,儒、道、释互补,儒、法、墨共存,表现出多元一体的思想格局。
中国文化的丰富性也体现在中国具有海纳百川的文化包容性,可以融多样为一体。中国光是方言就有好多种,北京人、广东人、上海人在许多生活习惯和思维方法上的差异不亚于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之间的差异,还有56个民族之间的差异,但这些差异都可以在中华文明“和而不同”的框架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随着中国的迅速崛起,中国文化也开始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复兴时代。中国人今天的孔子热、老子热、诵经热、书画热、茶道热、旧宅热、文物热、中医热、养生热等,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与复兴。过去三十多年的中西文化碰撞,不但没有使多数中国人丧失文化自信,反而促成了中国人新的文化自觉。这是一种国家全方位对外开放情况下形成的文化自觉,其意义非同凡响。
中国五千年连绵不断的历史和无数荡气回肠的历史事件为中国影视产业提供了用之不尽的素材,成为当代青年快乐资源的一部分。我们的近、现代史也充满了跌宕起伏的故事。这些都是包括好莱坞在内的西方影视文化所难以企及的,所以中国电影人最终超越好莱坞应该不是梦,因为最大的文化资源在中国,最大的观众群体在中国,最大的投资群体最终也是在中国。
中国人本文化衍生出来的餐饮文化、养生文化等也是其他文化所难以比拟的。中国和法国都有丰富的饮食文化,但中国大的菜系有八个,其中任何一个菜系的丰富性都超过法国菜系。中国任何地方的街头餐馆都能做出三四十种菜,而在美国绝大多数的餐馆只有汉堡包加土豆条,能有三四个菜就不错了。中国的餐饮文化比西方餐饮文化丰富至少十倍,许多其他文化领域内的差异也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