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当姜文遇见崔永元:电影圈里聊电影的越来越少了

2011年05月06日 09:06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照片由《小崔说事》提供

  姜文,谜一样的人。

  即使预感到票房不好,也要《太阳照常升起》,因为他珍惜这份“对生命、生活的感悟”。

  即使《让子弹飞》好评如潮、票房飘红,他却似乎并不因此而兴奋,依旧淡然,“把一部电影写得有起承转合,有滋有味,确实不难”。

  在收视率至上、票房为王的当下影视圈,姜文的存在另类而真实。

  当姜文遇见崔永元,两个同样热爱电影的人,会碰撞出哪些火花? 5月8日,央视一套13:12播出的《小崔说事》,将一一呈现。

  经崔永元授权,《解放周末》独家选登本次访谈的部分内容,与读者提前分享。

  ■很有底气地不随着时兴的东西走,很淡然,我觉得这点就是雅

  崔永元:有两位老导演跟你合作过,一位是谢晋先生,一位是谢飞先生。谢晋导演离开我们了,你现在还能想起来跟他们一起拍戏的事情吗?

  姜文:二位都姓谢。

  崔永元:所以应该说一声“谢谢”。

  姜文:谢谢!你的确选择了对我影响特别深远的两位导演。谢晋导演就不用说了,当时我觉得他就像神一样,如果说有人是为电影而生的,那么他就是。我肯定不是,或者说不完全是。他除了电影,对别的事情都没兴趣,要是拍电影时你和他聊别的,他会很反感。

  崔永元:就是只要一进他的剧组,就只能谈电影?

  姜文:聊别的他就很反感,而且立刻提醒你,做别的事,他也会立刻提醒你。他还有一点非常可爱和令人难忘,就是他不欺负小孩。

  崔永元:这是什么意思?

  姜文:他比我大40岁,我进他那个剧组时,刚毕业没多久。他这种对我来说像神一样的人,却对我特别尊重。他对我们这批刚开始拍电影的人都非常尊重,而且永远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你,并且不断地放纵你去做一些看似非分的东西。

  比如,我们觉得剧本不好,他就说,那你们提,结果我们提的全是意见,他就急了,还骂人了,说提意见谁不会,我还会提意见呢,关键是你们提了意见,能不能想出办法来,比我这个想法还好。要是你们有这本事,我就尊重你们,没这本事,就一边去,就别聊了。他就这样逼着我们,哪怕就是一场戏、一句话比原来的剧本好,他都会给你很大的鼓励。剧组的创作气氛就这样给调动起来了,每个人每天都在想,我怎么能做得比现有的更好一点。

  崔永元:谢飞导演呢?我觉得他好像更偏重文人气质。

  姜文:他是很儒雅的一个人,也骂人,但是他骂人的时候,还是很雅的。而且他做事也很雅,很有底气地不随着时兴的东西走,很淡然,我觉得这点就是雅。

  ■把一部电影写得有起承转合,有滋有味,不难,但是想通过电影表达一点对生活或者生命的感受,这样的机会很难得

  崔永元:你喜欢《太阳照常升起》,还是喜欢《让子弹飞》?

  姜文:我呀?

  崔永元:啊!

  姜文:我跟他们说过,我说举个例子吧,《太阳照常升起》是上天赐给我的礼物,《鬼子来了》,不是,叫什么? 《子弹》——

  崔永元:《让子弹飞》。

  姜文:《让子弹飞》是我送给观众的礼物。我在这儿解释一下,正好《太阳照常升起》的编剧述平也在。 《太阳照常升起》就好像不是我们写出来的剧本,而是真有一个声音让我们那么去写。我和述平一样大,那时是40岁出头,都有一些对生命、生活的感悟,很诚心诚意地想通过一部电影把它们不加修饰地表达出来。因为生活是没有起承转合的,是被教育、被《小崔说事》这些给装上起承转合的。而当你单拿一个生活的原型出来,没了这些起承转合,大家就说看不懂了。当然了,电影有电影的一套,大部分人去看电影,都说你得有个起承转合,但这跟你对生活的感悟不是一回事。

  实际上《太阳照常升起》就是写了一件真事,讲一个警察抓不着犯人,犯人又死不悔改。这难道不是生活吗?生活往往是这样的。但是大家习惯了看好莱坞的电影,说怎么能是这样呢?警察怎么那么笨?好莱坞电影里的警察太聪明了,没那么笨的啊!也没那样的犯人,往往人家都是干坏事干到一半就悔改了。这是大家习惯的一种欣赏电影的方式,但那是电影伪造的生活,离我们的生活很远。

  崔永元:可是当你拍完《太阳照常升起》,就发现知音不足够多。那个时候会对你的心理有影响吗?

  姜文:当时就没有“多”这么一个概念,只能用“少”来说。

  崔永元:我特意说得委婉点。

  姜文:足够少。为什么非要说“照常升起”啊,其实我们弄剧本的时候,就想到了。

  崔永元:预感到了。

  姜文:那肯定的,担心人家会不会看晕了,会不会不习惯看这样的东西。

  崔永元:我觉得你做导演,挺难的。拍个《太阳照常升起》,大家会那样说,拍个《让子弹飞》,虽然票房非常成功,但是也有人说,比如我就说,不大希望姜文拍这样的电影,好像这样的电影好多人都能拍,但是《太阳照常升起》只有你能拍。拍《让子弹飞》是不是因为赌气呢?就是想要告诉大家,其实这样的电影我也会拍。

  姜文:坦率地说,开始有这么个原因。但是后来就忘了,赌气能赌多长时间啊?其实我觉得也是件好事。拍这两部电影我都不后悔,这是我的幸运。但是我上来就拍《让子弹飞》是不行的,必须得有《太阳照常升起》在前面。

  崔永元:这两部片子是什么关系?

  姜文:这么说吧,拍了《太阳照常升起》,我就有充分的轻松和底气以及好的心态去拍《让子弹飞》。我要直接拍《让子弹飞》吧,怕人家笑话我,怎么弄了个这么简单的电影,是吧。我自己也不愿意用我40出头、正要接到天赐礼物的年岁,来拍一部《让子弹飞》,我并不是说《让子弹飞》不好啊。

  崔永元:我们也没说不好。

  姜文:我觉得大家喜欢看,总是一件好事,但确实有一个尊重电影规律的问题。

  崔永元:对。

  姜文:其实尊重电影规律,就是讲究戏剧性。我是学戏剧的,这个容易。我们的编剧,他们这些写小说的,把一部电影写得有起承转合,有声有色,有滋有味,也不难,确实不难。但是想通过一部电影的方式,试图表达一点对生活或者生命的感受,这样的机会很难得,更何况能做得像《太阳照常升起》那么有意思,我一直觉得这是一件需要感恩的事。票房还真就不能太好,太好了也不成。

  崔永元:也就是说再过两三年,姜文导演忽然又拍了一部《太阳照常升起》这样的电影,一点都不奇怪,是吧。或者说你会拍《让子弹飞》的续集,再续再续。

  姜文:看吧,不知道,你对未来很难设想。

  ■碰见好导演就想当演员,碰见好演员就想当导演,这不是套话,就是这样

  崔永元:之前我们在网上征集了一些网友给你提的问题,特别有趣的是,在网上提问的时候,好多人都不敢提,说怕姜文骂他们,说他们提的问题愚蠢。

  姜文:没有直接这么说过吧。

  崔永元:这个问题是,为什么你自己导的电影都是自己演的呢?你能不能不演自己导的电影?

  姜文:不能!尽管《阳光灿烂的日子》我没演,但是我还是不能,我要不演我自己的电影,我演谁的?他们都不找我演戏,除了小崔在约我。

  崔永元:这还有一个问题,说很多人看完你的电影,会猜想有些情节是暗喻了别人的东西,他们猜得对吗?你真的是在暗喻吗?

  姜文:没有,都是我的自传,都是真事,没暗喻。

  崔永元:你觉得什么是好电影?是反映现实的镜子,还是逃离现实的去处?这一听就不像我提的问题,我提不了这么深奥的问题。

  姜文:我觉得小崔要拍的那个就是好电影,他那天跟我说了一个故事,然后我就想不起来了。讲的时候非常精彩,完了之后他就不找我了。杀青了吗,你们那电影杀青了吗?

  崔永元:还没杀呢。

  姜文:你得把杀青的日子定下来,它就能开拍了。

  崔永元:我们的故事快杀青了,杀青完了就开始编剧。这儿有个问题特别简单,你喜欢看《阿凡达》吗?

  姜文:喜欢。但那镜子不舒服。

  崔永元:镜子?

  姜文:不是3D的么。

  崔永元:哦,那眼镜不舒服。

  姜文:我一会儿摘,一会儿戴,摘了看也行,戴了看也差不多,我觉得这点不太好。

  崔永元:这儿有个标准的网上问题,老说“三”。他问,你最喜欢的三位导演是谁?

  姜文:谢飞、谢晋。

  崔永元:三位。

  姜文:必须说三个吗?

  崔永元:对,网上就是这样,一问就问三个。

  姜文:那谢飞、谢晋……

  观众:姜文。

  姜文:那行吧。其实我都喜欢。我觉得能做导演的人,都是可爱的,他们愿意为大家讲故事,而且尤其是电影导演,多累啊。每个镜头都是辛苦拍出来的,还得剪,还得把那几千个镜头连一块。反正剪完片子,我就不记得了,必须把它忘了,要不这样,会更失眠。

  崔永元:做演员过瘾,还是做导演过瘾?

  姜文:那要看情况,碰见好导演就想当演员,碰见好演员就想当导演,这不是套话,就是这样。我巴不得有很多很多好导演,然后我就天天去演戏。我愿意啊,什么都给你弄好了,你不用操心,衣服也都合适,哪哪都对劲,一下子你就在某一个瞬间里边逃离自己,进入了另外一个人的躯壳里,然后你去揣摩他的内心是什么,你可以在有限的一辈子里边活八回、十八回,这是演戏最诱人的地方。

  崔永元:不是跟每一位导演,或者说扮演每一个角色的时候,都能有这样的体验。

  姜文:有时候导演恰恰是破坏你这种体验的一个原因,所以这个时候很多演员显得脾气不好,那真的不赖人家脾气不好。现在像你这么一笑,或者说句靠谱的话,对着脾气不好的,说点好听的,让他把心里憋着的话吐出来,否则他如果在入戏状态下忍着,会受到身心摧残。所以大家将来要是当导演,不要随便去跟演员说不好听的话,那样真的会伤害人。

  ■电影圈里聊电影的越来越少了,很遗憾

  崔永元:我们知道姜文的这个节目播出后收视率会很高,所以我们也借这个机会给大家推荐一位好演员——石挥,他是我特别崇拜的,据我所知姜文也喜欢他,我们看看石挥的表演。

  (播放石挥表演视频)

  崔永元:你是不是也特别喜欢他?

  姜文:喜欢。

  崔永元:好多年轻人可能都没看过他演的戏,你说石挥的表演好在哪?

  姜文:按说啊,好这个东西其实没法聊。非要聊呢,咱就不准确地聊吧。我觉得我深深地能感觉到,这位演员在演戏的时候,有非常强烈的享受。这个享受的得来,其实很大程度上是进入了某种催眠状态。不是说他相信他进入了另外一个人的灵魂,而是他真正在某一个瞬间或者很长一段时间,可以漂移开,你能感觉到他演这个人物的同时,非常享受。但是这样的人,你惊吓他,或者欺骗他,他就真容易回不来。

  崔永元:咱们看他演戏的这个感觉,从演王爷到演流氓,然后到演解放军连长,再到演一位老园丁,他演每一个人好像都像灵魂附体一样,他就是那个人。

  姜文:是,他享受这个。但其实你注意看,尽管他演的是不同的人物,但是他抓住人的有戏的那部分,其实都是人失控的那部分,人失控的部分往往是暴露本质的。其实每个人在理智和行为之间都是有距离的,这距离越小,可能这人就看上去没什么毛病,对自己的行为有控制力;距离越大,可能就会变成一个该给关到精神病院的人了。这两种人之间,就是我们。把最不好控制的瞬间演出来了,然后你通过他能感觉到角色内心在想什么,我觉得这就是好戏。

  崔永元:我跟我这个老乡这么聊,有一个感觉,就好像是在中央戏剧学院或者是北京电影学院下课的时候,或是在宿舍里,同学之间就聊这些,但是我觉得非常遗憾——

  姜文:遗憾什么呀?

  崔永元:遗憾的是现在这个圈里聊这个东西的人越来越少了。

  姜文:不聊。

  崔永元:你跟这个圈子接触多吗?

  姜文:哪个圈?

  崔永元:叫电影圈,它是娱乐圈的一部分。

  姜文:我就跟我们片子的几位编剧、导演,经常在一起聊,不熟的人也不能愣跟人家瞎聊天,不合适。咱俩也因为是老乡,有个基础,太不熟真不能上来就聊。

  崔永元:就是你跟人聊这个,人家也可能不爱听。

  姜文:人家觉得你在胡扯,吃着饭嚼着肉,你怎么聊这个呀?来来,喝口酒,别胡扯了,走一个!你在聊这个的时候,人家觉得是胡扯。

  崔永元:你觉得什么时候这个圈子才可以大张旗鼓地都聊这个呢?因为作为外行来说,我们觉得要是这个圈子里的人都聊这个了,电影才有希望。

  姜文:你想聊可以聊啊。

  崔永元:跟谁聊呢?

  姜文:咱俩聊啊,还有在座的各位都可以聊,我看我说的时候他们都挺爱听的。你不能去跟那些不爱听的人聊,那是你的错,对吧。跟爱听的人你不聊,也是你的错。

  崔永元:这个圈子现在最爱聊谁腕大,谁片酬高,谁的票房最好,谁回收成本最快,这个也没错,是吧?

  姜文:反正我不爱听这些,谁爱聊谁聊,因为我觉得没什么营养,而且也不是个真实的事。你说谁腕大,这怎么聊?

  崔永元:但这个圈子最爱聊这个。因为他们觉得只有这么聊,才能确定一个人在电影界的地位,才能确定你这个电影是不是真的能影响市场,影响观众。

  ■我问他应该怎么办,他就说了俩字,Do it,就是做。重要的是相信自己,更重要的是做起来

  崔永元:快结束了,最后一个问题,就是我想告诉姜文,今天现场来的观众全是自己报名来的,我觉得他们可能不光是想在这儿看一位导演、一位影帝,可能他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电影梦,将来也可能去演电影,去拍电影,我特别想让你讲讲,你觉得如果真的要做一个电影人,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电影?

  姜文:其实这个事很简单,就是你要想做你就做,你相信你能做,你就能做成。我记得拍第一部片子之前,我去美国见一位导演,我把故事讲给他听,他说有意思。我问他,你有听不懂的地方吗?他说这有什么听不懂的,讲的是小孩成长的故事。我问他应该怎么拍,他就说了俩字,Do it,就是做。我觉得往往问题就出在,你做一半不想做了,或者不敢做了,或者被谁给吓住了。你先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好,而且没有你想像的那么难。换句话说吧,好多大家觉得做成事的人,他可能唯一的优点就是他自信,没准他还夸大了自己的能力。但不管怎么说,人家做了。很多时候,我真的不如在座的你们,包括崔永元你啊,大伙要有人想做《小王说事》、《小李说事》,他们能做,你就鼓励鼓励人家,别非自己霸占着。

  崔永元:能做,对,重要的是相信自己,更重要的是做起来。

  姜文:对,大不了就是跟《太阳照常升起》一样,没关系,你再做,下一个就是《让子弹飞》。别鼓掌,未必是好事,但是还得做下去,没什么。

  崔永元:大家特别喜欢姜文,可能是因为他有一颗平常心,他怎么会没有平常心呢,因为他的电影也是深一脚浅一脚,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有的票房大卖,有的人说看不懂。以后姜文可能拍电影、演电影还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没关系,只要他是姜文,只要他愿意走自己的路,愿意到这来跟我们说,就做他自己好了。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