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南京发现宋美龄民国时期户籍卡(组图)

2011年05月09日 08:16 来源:现代快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上图:宋美龄当时的户籍卡。(图片由南京市档案馆提供)

平民王志悦的户籍卡。

白先勇当时的户籍卡。

  宋美龄、白先勇、傅抱石、高二适、陈立夫……通过三年的清理消毒,150多万张民国户籍卡片近日重见天日,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平头百姓,都可以找到当年他们在南京居住生活的“印记”。透过那些发黄的户籍卡,当时南京的市井生活百态也隐约可见。

  专家说,像这么完整的民国户籍卡片,国内绝无仅有。记者昨日从南京市档案馆获悉,这些民国户籍卡片已经逐步向社会开放,提供查阅。如果你有亲人1945年~1949年在南京居住生活,那么,只要带上身份证,你就可以到南京市档案馆二楼查阅到他们当年的户籍卡片了。这些户籍卡片和现在的身份证、户口本差不多,但和现在的身份证、户籍本相比,当时的户籍卡片全是手写的,毛笔、钢笔字,各种笔迹不一;而且,并不要求一定要贴照片,没有照片的,就填写双手指纹信息。

  快报记者 胡玉梅 通讯员 刘峰

  名人“户口”

  宋美龄“身份证”号:1字111112号

  出现在记者眼前的所有民国户籍卡大小统一,格式统一,长14厘米,宽8厘米。由于年代久远,卡片已经泛黄,有的卡片边缘还泛着黑色。

  卡片的内容规范,除了姓名、年龄外,还有身份证号。只是,当时户籍卡片上的身份证号和现在的有所不同,由字和号组成。“字”代表居住于南京的哪个区,比如:1字就是现在的玄武区,2字就是现在的白下区,3和4代表现在的秦淮区……南京市档案局征集利用处处长刘峰说,1945年~1949年间,南京除了沿用抗战前的11个区外,还增设了安德门、汤山、八卦洲、江心洲等。

  在一大堆卡片中,南京市档案局的工作人员已经整理出了100多位名人的民国户籍卡片。宋美龄的卡片资料也在其中。上面写着:户主蒋中正,姓名宋美龄,教育程度留学,岁数45岁,本籍广东,寄籍南京,与户主是夫妇关系,身份证号:1字111112号,住址,黄埔路国防部内,卡上既没有照片也没有填指纹信息。“蒋介石的卡片我们没有找到,但找到了这张宋美龄的,应该不是她本人亲笔填写的,可能是当时的户籍登记人员填的。因为她当时的地位很特殊,没人敢问她要照片,也没人敢看她双手上的指纹是什么,因此都是空白。”刘峰说,这张卡片显示了当年宋美龄在南京的居住官邸。

  居然还有个叫“毛人凤”的9岁孩子

  “解放后,当时接手的公安局沿用了民国时期的户籍卡片,一直使用到了1951年前后。”刘峰说,目前,南京市档案馆内整理出来的户籍卡片,都是1945年~1949年期间的,粗略估计,涉及人口大约达130万—140万人左右。刘峰说,当年不管是常住人口,还是流动人口,都有户籍卡片资料,有重复登记的,也有人是“黑户”。

  “有些卡片,可能是因为年代久远的原因,丢失了。但也有的就是‘黑户’。目前清理出来的卡片中,成年人基本上齐全,但5岁以下的孩子有遗漏。可能因为当时5岁以下的孩子既没上学,也还没登记户口。”

  不过,在一大堆的卡片中,还是找到了一些“小朋友”们的。戏剧性的是,其中一张名为毛人凤的卡片上,贴的是一张孩子的照片,上面年龄写着9岁。“我当时心里一惊,以为是特务头子毛人凤,仔细一看,不是的。只是和毛人凤同名同姓的一个孩子而已。”

  而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1949年填报时53岁,任职处所国防部,军衔是一级上将,住址是大悲巷雍园一号1区30保。白崇禧的儿子白先勇也有卡片,上面显示,当时白先勇9岁,正在上小学。右边一栏,还贴了一张白先勇的照片,圆脸,理板寸头,穿着白衬衫和小外套,看上去帅气又透着时尚气息。后来,白先勇离开南京,成了一位著名作家,如今仍然活跃在两岸文坛和曲艺界,并不止一次回过南京。

  普通人“户口”

  照张相当时是奢侈消费

  “1945年~1949年期间的南京比较特殊,虽然是首都,但大家的生活水平很不一样。”刘峰说,当时大家的生活水平差别很大,很多人拍不起照片。因此,当时的民国户籍卡对照片不强求,可以贴也可以不贴。

  南京市档案局接收整理处副处长王伟说,通过整理,他们发现大约70%左右的人都贴了一寸黑白照片。照片中,人物的表情都有点拘谨、严肃,大家都穿着当时家里比较上档次的衣服,诸如斜襟布衣……“60年前,南京街头照相馆还挺多的,但不是所有人都消费得起。因此,当时人照相也比较别扭,不自然。”

  没有照片的怎么办?刘峰说,从已经整理出来的卡片来看,很多人都没有照片。那怎么来辨别当时居民身份的真实度呢?没有贴照片的,在面貌特征上不会写“国字脸”“圆脸”之类的,但有专门的特征栏,有的人上面写着:左撇子、瘸腿、麻子脸、眼盲……除了“特征”外,还有双手指纹,箕用△而斗则用○表示。双手上的指纹,都是要经过认真辨别才填的,十个指头一指不落。

  至于为何要标明“瘸腿”之类的信息,专家说,这可能和当时的特殊环境有关,当时抗战结束不久,一些人遭受过侵华日军的迫害,留下了身体缺陷,因此,登记的时候,身体上的缺陷也登记其中。

  而双手的指纹,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只要是登记卡片都要填。其中一个叫王永华的小男孩,当时才6岁。特征栏无,但双手指纹栏,写得满满当当。上面填着,左右手的大指为斗;食指左手是斗,右手则是箕;中指左右手都是斗;无名指也都是斗;小指左右手则都为箕。60多年后,王永华又找到了自己当年的卡片,他已经回忆不起来,这十个指头上的指纹是怎么填上去的了。

  60年前,爷爷从句容来

  “南京是一座移民城市。”王伟说,他亲手整理了很多卡片,发现当时绝大多数人的本籍一栏填的都不是南京。

  和现代人户口本信息差不多,民国户籍卡片上,有出生日期、本籍(相当于现在的祖籍)、寄籍(相当于现在的现居地),以及居住本市年月等信息。通过对150多万张民国户籍卡片资料的对比,可以看出外来人口占一半以上。

  “我爷爷、外公就是那个时候来南京的。”王伟说,他在整理卡片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自家爷爷、三伯、爸爸、外公等人的卡片。爷爷叫王志悦,初中文化,当时算是个体户,但职业上写的是小贩,服务处所是大中桥。岁数:59岁,本籍句容,寄籍南京。“可以看出,我们一家大概是从爷爷辈开始从句容来到南京。我爷爷做过木材生意,也开过粮行。家境还算不错。”

  不过,在当时,王志悦的压力还比较大,他一家共8口人。从当时的户籍卡资料来看,他的几个儿子都在上学,其中一个叫王永霖的,还在上小学,全家的经济来源都靠王志悦一个人。当时,他们一家8口蜗居在白下路307号的一个房子内。

  不过,60多年后,王伟再去寻访户籍卡上爷爷居住过的地方,早就已经大变样了。“门牌号还有,但不是原来的房子了。”

  也有张冠李戴填错的

  户主:魏荣第,教育程度专科,性别男,业别中医,服务处所本宅,本籍兴华,寄籍南京,身份证:1字71473号。这张泛黄的老卡片上,虽然写的是“中医”,但卡片上的照片,主人却穿了一身军装,看起来特别精神。照片中,魏荣第戴着眼镜,双眼的光芒透过镜片照射出来。

  既然是中医,为何一身戎装?“那是我外公的亲弟弟,他的身份给弄错了。”王伟说,魏荣第不是别人,正是自家的亲戚。听外公说,魏荣第是黄埔军校的学生,后来在八字山小桃园的电台当台长。“在当时是国民党的一位军官,不是中医。”

  在当时,真正做中医的是魏荣第的哥哥魏云阶。当时,从兴化来到南京的魏云阶因为没有房子,就借住在弟弟家,直到弟弟离开南京为止。而在魏云阶本人的户籍卡片资料上,业别写的是“国医”。王伟说,和现在人口普查差不多,当时填写户籍卡片资料的时候,有的是上门的“人口普查员”填写的,有的是则是户主自己填的,还有的是亲戚代填的。

  专家说,这种张冠李戴填错的,一种是不小心造成的,比如填写的那个人不知道魏荣第的工作,所以填了中医,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故意填错。在当时,有一部分人身份特殊,属于保密性质的,因此,在填职业、名字的时候,故意填错。

  户籍卡“背后”

  一堆来自“首都警察厅”的旧纸片

  150多万张民国户籍卡片是怎么来的呢?专家说,像这么完整的民国户籍卡片,国内绝无仅有。

  “当时,这批卡片并不是市民自己保管的,而是交由警察局保管。”王伟说,这批卡片从发现清理到现在,整整用了4年多的时间。

  2006年下半年,南京市公安局传来信息说,当年民国“首都警察厅”遗留在浦口仓库的一批户籍卡,由于常年无人问津,部分卡片已损坏霉烂或被虫蛀,希望市档案局能接手进行妥善处理。“这批档案肯定是一批珍贵的历史遗产,它完整记录和反映了民国时期南京市全部人口的身份和居住信息。”于是,3辆大卡车满载着40多箱卡片,从南京石佛寺直接开到了南京市档案馆门前。

  这40多箱卡片,堆满了一间近百平方米的屋子。就这样,南京市档案局的工作人员开始了漫长的清理过程。这些户籍卡,在经过除尘、消毒之后,被重新编号,一张张进行电脑录入,然后进入恒温恒湿的档案馆库房收藏。“到现在为止,已经全部清理完了,共150多万张。”王伟说,约1%的卡片由于鼠咬、受潮等原因,已经无法修复。

  一帧60年前南京市井生活的画轴

  王伟说,民国户籍卡片一共有150多万张,分户卡、口卡两类;户卡类似现在的户口簿,口卡则相当于身份证。所有卡片按男、女两大类划分,并按照姓氏进行排列,目前已整理出的基本都是男性。“经过清理,发现口卡是120多万张,户卡是20多万张。”

  随手翻翻,卡片的“业别”一栏更是无所不包,从大学教授、政界要员,到卖烧饼的、拉人力车的、制扇的、种菜的……一幅幅市井图活生生展现在人们面前。这些卡片如今弥足珍贵,它们为研究南京当时人口流动、民族资本的规模、行业分布、城市驻军等情况提供了完整资料;它们像是一幅写意画,为大家描绘了一幅60年前南京市井生活画面。

  “当时在南京生活的人,真的是三教九流都有。名人多,身份莫名的人也比较多。”但从职业填写来看,从事服务行业的人占了一半左右,大约有50万~70万人都是从事服务行业,包括保姆、钟点工、拉黄包车、卖烧饼、开茶馆等等,从事“工业”的人员很少很少。在当时,每一个工种还形成了一种职业聚集效应,专家们发现,当时在南京拉黄包车的,绝大部分是从苏北、安徽一带过来的。

  “当时,南京人的文化层次差异也比较大,像吴贻芳、傅抱石等人,在当时学历都很高,一个是留学博士一个是教授,但绝大多数文化层次偏低。大多数是文盲和初小。”王伟说。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