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免费开放已经有一段时间,随着借阅人流的不断增加,图书保护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近日,笔者在调查时发现,京城许多图书馆的外借书籍封皮损坏,却没有及时修补。许多读者建议,作为文化窗口单位,图书馆应当为爱护书籍带个好头。
外借书籍污损却未修补
近日,周先生到首都图书馆外借《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书的封皮不见踪影,只能从扉页上看到书名。由于尚未修补,馆方在扉页上盖上了“有污损”字样的章,以免借书人为书籍污损担责。
“图书馆是文化窗口单位,书籍有污损应当及时修补,如果图书馆都不珍爱书籍,又怎么倡导读者爱护书籍呢?”周先生不禁疑惑。
此外,周先生在阅读时发现,由于没有了“过硬”封面的保护,书内页的纸张很容易弄脏和弄破。笔者来到首图文史社科阅览室走访时发现,没“面子”书籍还真有不少,如张抗抗所著的《嫁衣之纫》封面已被撕去大半。而在东城区图书馆、西城区图书馆以及许多高校图书馆,外借书没“面子”的现象普遍存在。
污损书籍要交“修补费”
在一家图书馆的阅览室入口,几位图书馆管理员正在用透明胶修补污损书籍。据介绍,如果读者污损了书籍,需要按每页两元钱缴纳污损修补费,污损严重的还要增加收费。
“既然交了罚款,为何还有书没‘面子’呢?”“钱交了,书没补,罚款不就被挪用了吗?”……对于读者的疑惑,图书管理员说,书籍污损后,只要读者来还书并缴纳污损修补费,馆方都会尽力迅速修补。对于来不及修补的书籍,馆方会盖上“有污损”字样的书籍,以便将来修补。
不过,许多污损已久的书籍,如果不外借,是很难发现“污损”情况的,所以会存在污损却未修补的情况。此外,图书馆免费开放后,前来阅览的人数明显增加,阅览时污损书籍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但由于阅览人群流动性大,书籍污损后往往找不到处罚对象。还有一个原因是,有的书在入馆时就是旧书,为“带病入馆”。
人工包书皮给图书“长脸”
有读者建议,图书馆应当以阅览室为单位,定期对书籍污损情况进行摸排,对于一些有年头的老书可采用包书皮的办法进行保护。许多书籍,封面虽然找不到了,但经过书皮包装,至少显得严肃些,同时对读者爱护书籍也起到了提示作用。
此外,有读者还提出,“为了防止进一步破坏,已经污损的书籍修补前似乎不应该外借”。因此,在借书时,如果馆方发现外借书籍有污损,应当先修补再借出。如果读者坚持要借,则应当先登记备案,等归还时立刻修补。
图书馆工作人员认为,排查修补污损书籍工作量很大,短期内难以完成。笔者随机采访了多位读者关于图书馆藏书的保护意向,他们普遍认为,不论是否征收“污损修补费”,图书馆都有义务保护好图书的“脸面”。同时,可以从读者中征集一些志愿者,参与保护图书的活动,为修补图书增添人力。本报实习生 吴迪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