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什么是行为艺术? 从吃粪便到当众展示性行为

2011年05月11日 19:52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从吃粪便到吃死婴 从人体彩绘到当众展示性行为

  行为艺术玩了谁?

  近日,行为艺术家成力在北京通州宋庄以性爱展示作为其行为艺术展,而后被警方带走,并因“寻衅滋事”被警方处劳动教养一年。消息传来,引来各方争议。

  一件公众行为从艺术事件演变成法律事件,继而引发成为一件社会事件,虽然有专家和网友认为处罚过重,但对于事件本身和当事人,却少有赞同者。

  行为艺术一向以怪诞、前卫等概念著名。近年来,国内的行为艺术家们一再打破观众们的心理底线,从吃屎到吃死婴,从人体彩绘到当众展示性行为,这一切究竟是为了艺术还是为了吸引眼球?

  展示性行为算不上行为艺术

  即便是在全世界,行为艺术都一直是具有争议的话题,国内更是如此。行为艺术被批评,艺术家们认为批评者不够前卫,不懂艺术。不过事实显然并非如此,在艺术理论上,和观众的交流是行为艺术不可缺少的部分。那么,当观众无法接受的时候,行为艺术本身是否要打个问号?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说:“我曾经写过一篇如何看待行为艺术的文章,我认为,行为艺术应该有三个特征:第一,给人一种突破的感觉;其二,要有美感;其三,要考虑受众的感受。公然展示性行为,显然是一个既无突破,也无美感,更没有考虑观众感受的行为,所以,这不叫行为艺术,这充其量只是哗众取宠。”

  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也表示了愤怒:“行为艺术本身也有很多很好的东西,在西方,有保护动物、有呼吁和平等各种各样的行为艺术,都是很好的。但这种公然展示性行为,还说自己是行为艺术,他们怎么说得出口呢?”

  “警察”也是行为艺术的受众

  没有突破感的行为,事实上却突破了另外一些东西,比如伦理,比如道德,比如普遍的价值观。夏学銮说:“行为艺术家们的思维模式很古怪,可能他们认为是艺术,是正常的,但是在常人看来,这就是当众淫乱。”

  关于行为艺术的争论,总是会指向同样的问题:艺术家是不是拥有比常人更宽的边界,行为艺术究竟有没有底线?实际上,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发轫以来,半个世纪中行为艺术的边界已经拓宽了许多,人们的接受度也增大了许多,然而,这并非意味着行为艺术没有边界,即便是在它的发源地,也有评论家认为:行为艺术家时常把观众和警察同时当作动态事件要素设计在内。

  对此,夏学銮说:“行为艺术也是艺术,它的上线是法律,底线是道德,因为行为艺术本身是带有价值判断的,它用行为来表演,表达它的艺术取向,甚至如后现代主义一般,以行为本身为目的,以行为过程来表达艺术的内容,这也是一种艺术取向。所以,它不能违背社会公众的普遍价值判断。美国很开放了吧,他们也有很多行为艺术家,但也不可能在公众场所这样。”

  艺术事件演变成社会事件

  行为艺术屡屡突破观众的心理底线,更重要的是,当这种行为成为社会热点时,它的影响就不再只是艺术性的。

  夏学銮说:“转型期的社会中,各种底线都被打破了,人们不再有畏惧,不再有敬畏感,贪官什么都敢拿,商人什么都敢卖,艺术家自然也什么都敢做。许许多多的事件和现象,一再冲击着整个社会的普遍价值和道德伦理。这很可怕,当它传播开来,不仅是青少年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会被扭曲,就是成年人,也会产生疑惑,因为这些事情看起来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实质上确是歪理邪说。”

  如今,一件公众行为从艺术事件已经演变成法律事件,当事人被处以一年劳教,对此乔新生认为:“就事件本身来说,这样的处罚似乎有些过了。从法律上来讲,对这类行为,要考虑主观恶性和社会影响两方面,就报道中的情况看来,当事人应该没有破坏社会秩序的主观恶性,而且是在小众的环境中表演,社会影响不大。表演本身和把照片放在网上的行为是不同的,因此不宜劳教。相反,处罚可能恰恰扩大了这个行为的影响力,让人们普遍认为这是行为艺术的一部分。”

  夏学銮:现在很多行为艺术家们的思维模式很古怪,可能他们认为是艺术,是正常的,但是在常人看来,这就是当众淫乱。

  乔新生:公然展示性行为,显然是一个既无突破,也无美感,更没有考虑观众感受的行为,所以,这不叫行为艺术,这充其量只是哗众取宠。

  人性解放

  不应有功利色彩

  行为艺术源于对人性的解放,然而,当各种各样关于人性的事件屡屡成为社会热点的话题时,乔新生说:“我们要考虑的是,这个社会是不是进入了一个纵欲时代?”

  乔新生说:“时代的前进总是伴随着人性的解放,我们都知道,文艺复兴是从人性解放开始的。而人性解放则往往从性开始,从《十日谭》中的各种黄色笑话到现在网上无处不在的同样的东西,可见古今无不如此。西方的性解放运动是在经历了‘二战’那种压抑、恐惧、甚至破灭感之后发起的,也诞生了所谓垮掉的一代。而中国三十年前开放之时,更多的是物质、经济的发展,精神层面的人性解放则不够。到本世纪以后,大量展示人性的艺术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早期的《色·戒》、《苹果》,现在的《3D肉蒲团》等,无不以突破边界来展现人性”。

  不过,这种展现显然不仅仅是为了人性的解放,这也正是值得担忧的地方,乔新生说:“西方的人性解放是纯粹的人性解放,但是我们的显然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很多时候,突破界限的目的是为了出名,为了票房等,不是以人性解放为目的,而是以追逐名利为初衷。”

  晨报记者 周怀宗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