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两依藏博物馆:故宫是国家的面子,两依藏不撤展

2011年05月12日 10:22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两依藏博物馆:故宫是国家的面子,两依藏不撤展
金嵌宝石化妆盒(爱马仕)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昨日晚23时23分来自“平安北京”(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的消息,警方已破获故宫博物院展品被盗案。

  昨日19时40分,北京市公安机关经过缜密侦查并综合运用科技手段,在该市丰台区友联时代网吧将犯罪嫌疑人石柏魁(男,1983年出生,山东省曹县人)抓获归案,历时58小时迅速破获故宫博物院斋宫诚肃殿展品被盗案。经初步审查,该嫌疑人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嫌疑人已被警方刑事拘留。目前,公安机关已找回部分被盗展品,案件正在进一步审查中。

  两依藏博物馆馆长王夏虹也向记者证实,此次故宫展品失窃案已经告破。

  来自网易的消息,嫌疑人在京居住已四年。他是以游客的身份进入故宫,主要作案动机是因为缺钱。

  故宫发言人公开鞠躬致歉

  昨日上午,故宫博物院召开新闻发布会,故宫博物院新闻发言人冯乃恩在发布会上鞠躬致歉。他表示,无论什么原因,发生这种令人遗憾的事情,故宫博物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冯乃恩说,从保卫处得知香港的文物失窃之后,就立刻上报了国家文物局和文化部,现在故宫和香港方面也达成了一致的意见。

  对于此次失窃展品的经济价值,故宫博物院展览部副主任马继革介绍说,香港方面信任故宫,在此前的估价过程中,并没有按照市场行情进行申报。

  破损展品恐难修复

  据王夏虹介绍,丢失的藏品除一件为晚装包外,其余都为西式化妆盒,这些金制品上镶满宝石。展览现场共有十来个展柜,有一组柜子被打开,嫌疑人拿的物品全部是金制镶嵌宝石的,都非常珍贵。嫌疑人还曾尝试撬开中间的一个展柜,内装有最贵重的藏品,但是没有撬开。由此看来,嫌疑人很了解这批展品的价值。

  据了解,已找到的两件物品其中有一个是化妆盒,外观上没有损害。另一件女士的化妆包外观损害比较大,盒子已经被打开变形,里面的镜子也破碎了。王夏虹表示,该物件做工是50、60年代的,当时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现在不能保证完全修复。

  故宫曾5次遭窃

  ■对话

  “故宫是国家的面子,两依藏不撤展”

  昨日,香港两依藏博物馆馆长王夏虹女士(如右图,资料图片)接受了《南方日报》采访。王夏虹表示,两依藏接受故宫方面真心致歉,并表示两依藏会新补充展品继续参展,绝对信任下一次展览的安保程序。

  象征性投保31万是错误

  南方日报:为这7件展品,您只是象征性地投保了31万元,离其真正的价值相距甚远。您能估算一下总体损失有多大吗?

  王夏虹:我不想用数字去估量这些展品,也没有这个必要,因为我们不是卖东西的,这些展品最珍贵的是工艺和历史价值。我也很清楚自己这次做了个错误的决定,只是象征性地投了31万保金,是我没有考虑周全。

  展品乃20年收藏成果

  南方日报:前日听到展品失窃消息时,冯先生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王夏虹:冯先生个人非常喜欢明清家具和西式化妆盒这两类艺术品,两依藏的西式化妆盒是全世界唯一的同类收藏。冯先生对这系列藏品有很深的感情。当接到失窃信息时,他和我一样非常惊讶。他只是说“不是吧,不可能吧”。半小时后,他才缓过神来,讲的第一句话是“现在完蛋了,故宫的很多员工会很麻烦的”。当时我盯着他,都有点不敢相信为什么到现在他想的还是别人。

  南方日报:从收藏意义来估量,这些展品对冯先生而言意味着什么?

  王夏虹:这些盒子是冯先生20年来搜罗全球大大小小的拍卖场所得。3年前这些藏品聚集得成熟了,变成一系列收藏时,冯先生才拿了一口破箱子把这些收藏品拉到我面前让我整理。当时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我是非常震撼的。

  接受故宫方面的道歉

  南方日报:失窃后,两依藏博物馆方面一度想撤展,最后为什么又改变主意了呢?

  王夏虹:撤展是我一度的想法,没有经过冯先生同意。经过9日晚上的考虑,我和冯先生在10日早上开会,他给我最新的指示就是不要撤展,不但不能撤展还要继续做好这个展览,要增加展品。他说这个事情关系到故宫。故宫是我们国家的面子,现在已经不仅仅是香港两依藏一个小小私人博物馆的事情了。

  南方日报:故宫已经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道歉,您怎样看待?

  王夏虹:我接受故宫方面的道歉,他们是发自内心的。他们觉得工作没有做到位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我告诉马继革主任,很多国际性的大展馆都发生过类似的盗窃事件,有一幅名画就曾经被盗过三次。如果对方有心来偷东西,即便防范措施做得再好,也真是防不胜防。我相信此次教训对故宫而言可能是正面的,他们会更好地做好以后的安防工作,确保我们的国宝在安全的环境下展出。我也是在学习冯先生的精神,任何事情发生后要往好的方面看。

  撰文(除署名外)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杨春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