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河姆渡遗址曾轰动国内外学术界。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余姚,年代距今7000—5800年间。由于遗址所在地域的地势低洼潮湿,为各种有机质遗物提供了良好的保存条件,因此,河姆渡遗址出土了包括稻谷在内的丰富的植物遗存。但是,水稻是否是河姆渡人的主要食物来源,稻作农业是否已经成为河姆渡人的生业主体,在当时仍然是值得探讨的学术问题。田螺山遗址为回答这些问题提供了机会。田螺山遗址也位于浙江余姚,与河姆渡相距仅7公里,文化内涵和年代基本一致,可以说,田螺山遗址几乎就是河姆渡遗址的翻版。在发掘过程中,采用了水筛和浮选等方法获取植物遗存,出土了菱角、栎果、芡实、葫芦籽、酸枣核、柿子核、猕猴桃籽,以及稻米和各种杂草植物种子。根据量化分析可以得出两点认识:其一,稻谷应该是田螺山人的主要食物资源之一;其二,稻作农业并没有完全取代采集狩猎成为田螺山人即河姆渡文化的生业主体,通过采集活动获得的野生植物,例如栎果、菱角等,仍然是当时重要的食物资源。 农业经济与采集狩猎经济的更替是一个漫长的转化过程,不是一场非此即彼的变革。在这个过程中,采集狩猎在人类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日趋衰落,同时农业生产的地位日渐增强,最终农业生产取代采集狩猎成为人类经济生活的主体。根据田螺山遗址资料分析,距今7000—5800年间的河姆渡文化并没有达到完全的稻作农业阶段,仍然处在由采集狩猎向稻作农业经济转变的过渡时期。 稻作农业究竟何时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古代经济的主体?根据考古新资料,在长江下游地区良渚文化时期的考古遗址数量剧增,特别是在杭州湾地区良渚文化遗址的分布异常密集,这种区域性人口的大幅度增长,应该与稻作农业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因为只有农业生产体系才能维持在相对狭小区域内聚集的大量人口的生存。据此推测,至少在距今5300—4200年间的良渚文化时期,稻作农业应该已经取代采集狩猎成为长江下游地区的经济主体。 (作者赵志军 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