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凡客体”等都是流星 专家:汉语被“撼”怪社会

2011年05月18日 16:41 来源:辽沈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凡客体”“丹丹体”都是流星

  《咬文嚼字》副主编:汉语被“撼”都怪社会

  5月12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了《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目前国内学生汉语能力下降、汉字书写能力退化、母语教育弱化、国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下降等问题。而就在报告刚刚刊出不久,故宫一个“撼”字引发舆论哗然,似乎正为“退化”、“弱化”做了一次“亲身示范”。国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下降的问题正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担忧,我们的汉语能力怎么了?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咬文嚼字》杂志副主编王敏。

  事实上,汉语能力退化并不是新鲜的问题,近几年的“报告”中这个问题一直不断被提及。更多人将此归结为是人们对手机、电脑的过分依赖。但王敏指出,语言是镜子,反映的是社会现实。现实中,我们重视外语学习而弱化母语的教育,文化传承在经济社会生活中逐渐迷失,长久以来我们忽视语言的规范表达,这些才是汉语应用能力下降的根本原因。

  王敏还指出,写错别字成为普遍,绝不是电脑应用的问题,而是反映了人们对汉字应用不认真的态度。“现在你在网上看到一篇帖子全是错字,你不会觉得这很过分而要求他修改。甚至你在电脑上打了一个错字,自己都懒得动手改正过来。大家对错别字越来越宽容了。 ”王敏还提到,现在的学校更重视孩子的作文能力,因为作文在考试中会拉分,相反对每个汉字的分析越来越少。

  那么网络语言的充斥是不是导致汉语使用混乱的原因?王敏给予否定答案:“一种新的语言要想进入大众语言系统,首先它是要被大众广泛接受的,如果某些网络语言只被少数人使用,那么它就很难对汉语本身造成威胁,而如果网络语言被多数人使用,那么担心也是徒劳。事实上,无论是凡客体、丹丹体、还是咆哮体,这都是网络信息传播非常快的一种反映,但它不会成为唐诗、汉赋那样的文体。毕竟一个热闹一时的网络热词是否真的具有生命力,还要经受历史的考验。 ”

  在“报告”公布后,国家语委副主任、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透露,目前正在制定中小学学生的写字标准和具体提升写字能力的相关标准。对此,王敏认为标准的制定一定不能脱离实际。因为这样会造成,制定容易,执行难。

  相关链接

  著名错别字都成了景点

  故宫把“捍”写成“撼”,却要狡辩是为了表现“厚重感”,让世人大跌眼镜。不过,其实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错字,这些错字现在大多出现在文化古迹或是旅游景区内。

  C。“避暑山庄”康熙帝多写了一横

  “避暑山庄”是康熙在公元1711年的亲笔御书。不过,不用太仔细看就会发现这个“避”字右边的“辛”下部多写了一横。对此有一种解释,多写一横寓意江山更稳。毕竟是皇帝写的字,不对也得说对。

  A。景点出现最多的错字之一——“明”

  位于成都的武侯祠内,有块匾额叫“明良千古”,其中的“明”写的是“眀”;新都的宝光寺有块“光明世界”匾,写的也是“眀”;而济南市大明湖的门牌上“明”字,同样写成“眀”。据说这和清代文字狱厉害有关,文人在许多场合都不敢直书大明王朝中的“明”,但又不能绕过此字,于是把“日”易为“目”。

  E。富”不出头,意思是“富贵无头”

  游人到孔府时,就会看到孔府大门正上方悬挂着一块蓝底金字“圣府”匾额,两侧有一副楹联,写到:“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富”字却少了一点,。这其实叫做“富贵无头”。

  B。“流”字少写一点,是要风流少一点

  在江苏扬州大明寺的平山堂,正堂左边的“风流宛在”这四字中有两个错字:“流”字少一点,而“在”字多一点。据传,历史大名人欧阳修在扬州时是个“风流太守”。 “风流宛在”中的“流”有意少写一点,“在”字多一,意在希望少点风流,多点实在。

  D。“鱼”字少一点,以示好生之意

  杭州西湖十景之一花港观鱼,有一碑,上面刻着“花港观鱼”,这又是康熙爷的手笔。康熙信奉佛教,崇尚好生之德。在汉字里,三点为水,四点为火。鱼遇火必死,遇水才能生。康熙帝不想鱼死,便将“鱼”字底部的四点改写成三点,以示好生之意。后来,乾隆下江南时,还曾和诗一首:“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鱼身鱼嘬花;最是春光萃西子,底须秋水悟南华”,刻在碑后,成为一段佳话。 记者 陈妍妮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