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问,戏曲要想发展什么最关键?大概十个有九个都会回答:人才。出人才难,留人才更难。难、难、难,但其实说难又有多难呢?所谓人才成才,无非两个环节:学;用,对表演艺术人才来说,就是演。
从学的角度讲。有人说,现在的演员是一代不如一代,学的戏少了,学了也不像。但事实上,百分之百的传承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旧科班时代,基于激烈的生存竞争压力,为避免学会了徒弟饿死师傅,前人对后人的传授往往本身就是有保留的。一批批老艺术家真正掏心掏肺地倾囊相授是到了新中国成立后才有的。任过四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班主任的张关正说得好,我们不能完全拿以前的标准苛求现在的年轻人。前辈艺术家为后代立起了一座高高的丰碑,年轻人只要能以敬仰的心态尽力地、认真地去学习就好。后人或许确有比不上前人的地方,从继承的角度来看难免有衰减,但一代代的传人也在属于他们自己的时代遇到并解决前人不曾遇到和解决过的问题,在不断的舞台实践中创造了新的东西。
那么抛开那些不学好的、不好学的不说,但凡认真踏实想在戏曲舞台上奉献青春的青年演员们,需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演。“不断的舞台实践”是一个青年演员成才的关键。注意,是“不断的舞台实践”,一年演十场八场只能叫做“断断续续”。或许有人会说,现在戏曲演出不景气,我们被其他艺术门类挤占了演出市场,演出机会本来就少。也有人会说,谁说他们演得少?我们明明为青年演员提供了广阔的演出平台,每年都有大量的演出机会。对于这两种说法,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所谓青年演员的概念,或者说级别界定。在戏曲界,往往存在这样模糊的划分方式,我们没有所谓“中年演员”这种说法,于是除了已经升级为老艺术家的演员外,20岁刚进院团是青年演员,30岁日趋成熟是青年演员,40岁红遍全国也是青年演员。那么在这个前提下,无论是面对有限的演出资源还是广阔的演出平台,较“年轻”的青年演员比起较“成熟”的青年演员来,演出实践的量与质就都很难保证了。这涉及到一个业界大都很避讳的话题,那就是所谓的“论资排辈”。这种“论资排辈”同时存在于院团内部管理的人为选择和市场票房竞争的自然选择中。而那些在院团内“上有老、下有小”年龄处于夹心层的青年演员是这种“论资排辈”中最为尴尬的一群,他们在团内早已不满足于龙套生涯,但却苦于难排大戏,而走出院团去,却又因名气有限难以通过市场运作的方式筹措资金进行艺术创作与演出。而这些人恰恰是戏曲发展承前启后的关键群体。
必须看到的是,和前仆后继、人头攒动的影视界相比,戏曲界始终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尴尬。这样的现实状况下如果不保护年轻人的职业热情,那么戏曲的发展也就无从谈起。而保护青年演员的职业热情,保证他们的演出实践机会,一方面需要由业务骨干出身又正值舞台黄金期的院团长们多一些推己及人的胸怀,需要广大热爱戏曲艺术的观众多一些忍耐与宽容;另一方面,也是关键的一方面,就是需要建立更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当下,如火如荼的院团体制改革正在进行,可否考虑从制度的层面为青年演员的演出实践提供一定保障?比如从院团内部管理细化年龄分级,保证不同级的演员获得相应的演出机会,让竞争尽量消化在同级的演员之间;而从国家公共艺术服务制度方面,设立一定的艺术基金项目,为那些符合标准的青年演员提供资金、场地等艺术支持的申请机会。这样促使成熟的演员能够通过与彼此水平相当的对手竞争而少演热闹戏、多出精品戏;同时也为正在成熟的青年演员们提供更多磨练机会,让他们中间的优秀者能够尽快脱颖而出。类此种种,都是业界可以思考的方面。事实上,为了促进戏曲人才的发展,我们几乎每年都有大大小小的各类推新人比赛,但是,比赛本身可以推出好苗子,却不能一夕把秧苗变成材。比赛不能代替大量舞台实践的磨练,千万别让辛辛苦苦推出的“好”苗子在等待中变成了“老”苗子。作者:张薇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