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昆曲这十年:从“三大南戏”到创作《班昭》

2011年05月19日 12:50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制图:刘 提

  10年前的5月18日,拥有600年历史的昆曲艺术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10年间,美丽的昆曲走过了怎样的历程?这一古典艺术将以怎样的身姿走进时尚的当代?

  《十五贯》、《钟馗嫁妹》、《牡丹亭》、《桃花扇》……浸润着600年中华传统文化的昆曲,滋养了一代代人对戏曲、对古典艺术的喜爱。如今,昆曲正渐渐成为一张中华文化的名片,其清雅的美学特质,其传递的中国人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正随着“水磨腔”飘扬在国际舞台上。

  可以说,昆曲的文化价值超越了民族与国界,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如何善待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如何让她的古雅为今人所理解和欣赏?这十年来,昆曲的老树新花,传统与时尚,以及保护与传承,让我们看到了民族艺术充满活力的景象。

  从“三大南戏”到创作《班昭》

  推陈兼顾出新

  有“百戏之师”称誉的昆曲延承着中国韵文发展的脉络,从杂剧、南曲、元曲到明清传奇,文人墨客创作出了一部部传世之作。这些剧目历经数百年来一代代戏剧家的精心锤炼,其艺术形态已非常成熟,堪称昆曲表演艺术的精华——加大对这些优秀的传统剧目及整体表演艺术的挖掘和抢救、传承和创新,是昆曲保护与发展的基石。

  2005年,文化部和财政部实施了“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昆曲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保障。这一工程每年资助7个昆曲院团整理、恢复和创作上演传统名剧,同时创排新编历史剧,如今共达45个剧目。

  经过整理和恢复,传统名剧《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等三大南戏,宋元明清的《琵琶记》、《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五大古典名剧,“临川四梦”中的《紫钗记》、《南柯记》等都得以被拂去历史的尘埃,重露姿容。这些优秀传统剧目的上演,亦较好地继承了原著的精神内涵和昆曲传统的舞台表演形态。

  与此同时,不乏昆曲新作的问世。这些作品既传递出今人对昆曲艺术的理解,也表达了艺术家对这个时代的思考。比如,先后获得“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的上海昆剧团的《班昭》、浙江昆剧团的《公孙子都》;比如尝试着让传统文化与当今时代产生共鸣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关汉卿》、《红楼梦》等新作。

  此外,录制保存由当代名家表演的经典折子戏,亦是这十年中昆曲传承的重要部分。折子戏可以说是昆曲艺术的精髓,是历代昆曲艺术家舞台表演经验的结晶。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抢救性地录制由当代昆曲名家主演的优秀传统折子戏,并制作成音像资料,不仅使许多老艺术家的舞台表演技艺得以传承,更重要的是确保了昆曲这一“活态传承”的世界文化遗产更具有真实性和稳定性。目前,已录制200出折子戏,充分展示出昆剧传统剧目和表演艺术的历史深度和广度。

  从人才匮乏到“四代同堂”

  昆曲舞台青春飞扬

  昆曲艺术虽在明清之间一度辉煌,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但这之后曾经历了一段长时间的低谷期,其传承一度陷入危机。1956年5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从“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谈起》这篇轰动一时的文章,所谈的就是1956年4月17日,由国风昆苏剧团创作的昆曲《十五贯》在北京连演46场,观众高达7万人次,并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的赞赏,使昆曲焕发了新的生机。

  如果说当年的《十五贯》是一颗“火种”,加强昆曲人才队伍培养则是保证这颗“火种”不灭的保障。一个剧种的生存和发展,既要依靠剧目,更要依靠一代代优秀的表演人才。昆曲作为以舞台为载体的“活态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如此。根据《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方案》,从2005年开始,浙江、上海分别建立昆曲创作人才培训中心和昆曲表演艺术人才培训中心,连续5年举办了5届编、导、音、舞美昆曲创作人员培训班,及各行当昆曲表演艺术人才培训班。如今,已有来自全国各昆剧院团的170余位昆曲创作人员,以及200余位优秀青年演员接受了培训,并日渐成长为中坚力量。

  值得欣喜的是,昆曲艺术在当代中国已经初步拥有“四代同堂”的人才梯队:以蔡正仁、汪世瑜、张继青、侯少奎等老艺术家为核心,以王芳、林为林、柯军、杨凤一、魏春荣、谷好好等中生代演员为骨干,以俞玖林、沈丰英、施夏明、罗晨雪、单雯为生力军,以及一批后起之秀。

  其中,“青春”气息是近年来昆曲艺术的鲜明亮点。这份“青春”既指从《牡丹亭》到《1699·桃花扇》等近年昆曲大戏的“青春版”概念,更指全国各昆剧院团内部已基本完成新老交替,年轻一代走上舞台中心。这些年轻人以光彩照人的形象,扎实见功的表演技艺,吸引了更多观众领略昆曲之美,并让人们对昆曲未来怀有更为饱满的信心。

  可以说,古老的昆曲让年轻的艺术生命得以施展才华,已流传数百年的传统剧目,又因新人的演绎而展现出一派青春气息。可谓姹紫嫣红,春色满园。

  学术与艺术齐头并进

  社会各界加薪添火

  理论对于艺术创作来说,亦师亦友。昆曲艺术地位的确立,离不开历史上大批理论家的关注。近年来,人们在推动昆曲艺术创作和传承的同时,也很重视相关理论的研究和整理。根据《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方案》,在苏州建立了昆曲艺术理论研究中心,并资助中国昆曲博物馆收集整理了一批有价值的昆曲文物和文献资料;“中国昆曲论坛”已连续5年举办,吸引了150余位海内外昆曲学者参加,昆曲研究的国际化趋势日渐清晰。许多专家对昆曲的研究已不仅停留在文本研究,而是注重对昆曲表演的探讨。其中,越来越多年轻学者参与其中,显现出昆曲学术研究领域后继有人的喜人局面。到目前为止,已编辑出版了5届《中国昆曲论坛论文集》、《昆曲艺术家系列人物传记》6部、《昆曲与传统文化研究丛书》10部。

  不仅有越来越多的艺术工作者、理论研究者关注昆曲,社会各界参与昆曲活动的热情也为昆曲的发展加薪添火——这正是昆曲艺术生生不息的生命动力。一些社会知名人士的积极参与,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旧有的运作机制和创作思维的局限,为当代昆曲注入新理念、新风尚。港、澳、台众多文化界人士更是以曲会友,共同推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

  为了加速培养青年艺术家和新的观众群体,受政府扶持,全国7个昆曲院团进行常态性的“进校园”公益性演出。如今,已演出800余场,观众总人次达100余万,更多学子成为昆曲的新观众。有些高校还尝试将昆曲纳入日常课程,昆曲及所代表的传统文化,将一步步走进年轻人的生活。

  昆曲在世界的影响也在增强。全国各昆曲院团赴美国、英国、希腊、荷兰、瑞士、瑞典、比利时、日本、爱沙尼亚等11个国家进行了演出,推动了近年来国际上“中国昆曲文化热”的形成,为进一步开拓昆曲的海外演出市场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昆曲这十年,是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前所未有的、整体性昆曲抢救和传承的十年,并取得了令人欣慰的阶段性成果。不过,在这一领域还有许多课题甚至难题,需要各界人士共同努力。比如,如何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如何准确地把握昆曲的艺术本体,如何培养更多的观众,如何更好地推动昆曲“走出去”……

  十年树“曲”,兰苑芳菲。我们期待着在未来,古典的昆曲与变迁的时代交融得更好,让昆曲的传统文化之美,走进更多人的心中。艺 言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