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新京报:对百年老建筑,请手下留情

2011年05月20日 09:52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高楼大厦虽然亮丽光鲜,老建筑和历史街区却能让城市显得古朴厚重。

  有一次,我陪著名学者陈子善去杭州北山路寻访戏剧家宋春舫故居“春润庐”。那是一幢三层小楼,似乎还住着人。当时大门紧闭,为一窥究竟,陈子善不惜攀上围墙,抓住墙头铁条往里瞧。彼时情状,至今记忆犹新。

  当时我就在想,幸亏建筑犹存,否则陈子善等人不知如何忧伤了。后来查了一下,这幢小楼虽不是文保单位,也名列杭州第一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单。按相关规定,历史建筑受政策保护,并有相应维护资金的保障。这是对那些建成50年以上,尚未被公布为文保单位而又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老建筑的保护手段。

  依这种做法,始建于1910年前后的“聚兴永木厂”完全有理由受到必要保护。但据报道,这处老建筑已列入拆迁范围,部分院墙已被拆除。

  老建筑遭遇拆迁命运,类似悲剧实在不少了。有些文保单位,甚至也被看成商业开发的障碍物,一体被拆除了之。至于不能拆的文物,往往也难以逃脱被商业化利用的下场。刚被曝光的发生于故宫内的建福宫私人会所事件、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内建豪华私人会所事件,形象地反映了这一点。在这背景下,我对这处老建筑的命运,实在不敢乐观。

  尽管如此,我还是要一起呼吁:请手下留情,为子孙留点有历史和文化含量的东西吧。老建筑不可或缺,是城市人文景观的必要组成部分。高楼大厦虽然亮丽光鲜,老建筑和历史街区却能让城市显得古朴厚重。没有老建筑的“衬托”,一座座孤立的文保单位,将犹如现代化汪洋中的孤舟,于风雨飘摇中显得孤独寂寥。

  更何况,明天这个城市的模样,不仅取决于人们过去怎么打扮它,也取决于今天人们留下了什么。倘若“春润庐”未能留存至今,人们就只能在照片中缅怀它的模样。如果今天把老木厂建筑拆了,明天人们也只能对着新建筑物空叹或者渐渐遗忘。假如明天这座城市到处是钢筋水泥建筑,身处高楼大厦丛林中的人们,该会失去多少人文兴味。

  不错,老建筑终归会老去,但以强力拆迁加速它的灭亡,这其实是很残忍的事。这是在人为割裂城市记忆,让城市丧失多元、层叠的历史之美。

  这些老建筑不仅承载城市的记忆,也是“明日之城”的重要肢体。在过去,北京拆除了城墙,拆除了大量四合院。如今,北京又在拆除未被列入文保单位的老建筑。这说明,有些人从来就没认真反思过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的历史教训,不真正懂得历史文化对北京的意义。这个根源问题不解决,类似老木厂建筑被拆迁的悲剧,就不会终结。

  □魏英杰(编辑)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