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博物馆馆藏《富春山居图》残卷《剩山图》
一幅山水画被海峡两岸文博界、艺术界津津乐道,屡屡成为媒体热点,实在令人称奇,它就是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5月11日,浙江省博物馆的《富春山居图》残卷《剩山图》启程运往北京,18日运抵台北,6月1日起将与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富春山居图》另一部分《无用师卷》一起在“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公开展出。两件原本一体但却分隔360年的名画再次合璧,堪称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一段佳话。
《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山水画的巅峰之作,与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唐阎立本的《步辇图》、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明仇英《汉宫春晓图》等画作一起,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历代名家对《富春山居图》可谓推崇备至。明代大画家沈周在卷后长跋中赞其“墨法笔法深得董巨之妙,此卷全在巨然风韵中来。”明代书画大家董其昌跋语“天真烂漫,复及精能,展之得三丈许,应接不暇,是子久平生最得意笔。获购此图,藏之画禅室中与摩诘雪江共映发,我师乎,我师乎,一丘五岳都具是矣。”明代邹之麟在题跋中赞其“余平生喜画师子久,每对知者论子久画,画中之右军也,圣矣,至若富春山图,笔端变化鼓舞,又右军之兰亭也,圣而神矣。”,将该画比作“书中兰亭”,足见评价之高。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大画家“元四家”之首黄公望晚年的代表作,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该画于清朝顺治年间曾遭火焚,断为两段。前半段另行装裱,因横51.4厘米较短,仅剩下一段残山,故又名《剩山图》,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横636.9厘米,世称《无用师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300多年来,两卷始终不曾在同一地展出。
黄公望,本姓陆,江苏常熟人,父母早逝,家贫无依,后过继给侨居常熟的浙江永嘉黄姓老翁,老翁看他聪明伶俐,特别喜欢他,就说“吾望子久矣”,因此给他取名黄公望,字子久。黄公望是个颇为传奇的人物,他的一生可分为两个阶段,前半生做小吏,50岁以后做道士。45岁时因上司张闾贪案受到牵连,被诬入狱。出狱后心灰意冷,做了道士,号大痴。从此云游四方,以诗画自娱,曾靠卖卜为生。
黄公望学画起步较晚,50岁才正式开始学画。然而他画山水必亲临体察,画上千岩万壑,奇谲深妙。明李日华《六砚斋笔记》中说黄子久:“终日只在荒山乱石丛木深筱中坐,意态忽忽,人莫测其所为。”其笔法初学五代董源、巨然一派,善用渴笔披麻皴。擅画山水,多描绘江南自然景物,以水墨浅绛风格为主。
在作画之余,黄公望也留有著述,如《写山水诀》、《论画山水》等。他的作品存世不多,如今留在世间有年代可考的只有7幅,全是他70岁以后创作的作品,其中最好最闻名的当属《富春山居图》。
黄公望在《写山水诀》中曾介绍自己是如何创作的:“皮袋中置描笔在内,或于好景处,见树有怪异,便当模写之。”为了创作《富春山居图》,他在领略江山钓滩之胜时,“袖携纸笔,凡遇景物,辄即模记”。《富春山居图》画上自题文字表明,他为完成此画潜心观察,揣摩费时三四年。
中国画发展到元代,出现了由“院体画”到“文人画”的骤变。特别是山水画,开始逐渐摆脱宋代“院体画”的制作和僵硬,转而追求笔墨的独立内涵与自由挥写,黄公望作为“元四家”之首,对后代山水画影响深远,开启了“文人山水画”的独特样式。
《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为和尚无用禅师所绘,始画于至正七年(公元1347年),于至正十年完成,此时黄公望已经81岁。他以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峰峦坡石,树木苍苍,疏密有致地生于山间江畔,村落、平坡、亭台、渔舟、小桥散落其间。黄公望以清润的笔墨,简远的意境,把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境界。
在笔墨处理上,《富春山居图》首创了“干中带湿,躁中带润”的效果,将水墨的表现力达到了空前的一个高度。在皴法上,该画披麻皴和点皴并用,遒劲而率意,笔墨纷披。在构图运用上高远、深远和平远“三法并用”,最奇妙处是该卷大片的留白,使得全画极具简远逸迈、苍茫高旷之神韵。
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在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是教科书式的旷世杰作,对元以后特别是明清两代的山水画影响极大,沈周、董其昌、王原祁、八大山人等都深受其影响,历代名家摹本多达数十件之多。此次同时赴台的还有清王原祁《仿富春山居图轴》和清奚冈《仿黄公望富春笔意图轴》。
在6月的台北故宫“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上,人们将首次有幸目睹到黄公望旷世杰作《富春山居图》合璧后的风采,共同见证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一大盛事。牟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