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老师的时候,只想把书教好,好好爱学生;当作家的时候,最关心的是,自己的作品怎样带给孩子们快乐,引导他们成长。
——杨红樱
5月11日深夜进入济南,12日赴泰安,13日回济南,14日到烟台、潍坊,再转至合肥、哈尔滨……“六一”前,杨红樱的日程排得满满当当。每到一处,她都要举行小书迷见面会、签名售书仪式、作品赏析课等活动。几经改约,记者终于在她赴泰安的车上“见缝插针”进行了采访。
“前天在连云港,举办了一次儿童作品赏析课。”车刚出城,杨红樱的话题就不离作品,“那天,正赶上母亲节,老师从我的作品里找出智慧型、操心型、天真型等各种类型的妈妈,让孩子们挑选。有的孩子说:‘我喜欢妈妈,可有时候她操心太多,管得太严。’有的孩子说:‘多希望妈妈像马小跳的妈妈一样。马小跳做了一个12层高的三明治蛋糕,妈妈把它摆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
“当前,儿童文学创作不太景气。可您的‘马小跳’系列20本图书,畅销8年,销量2300万册,怎么做到的?”记者惊奇地问。
“孩子读书没有功利色彩,完全是凭兴趣。要让他们一本一本读下去,不仅要有人物,有故事,还要有更深层次的东西。”杨红樱说,一是想象力。童话与孩子的想象力能够对接,所以孩子不像大人,能沉迷在童话世界里。像马小跳这样的“现实人物”,也有很多想象的成分。比如,有些小朋友缺少友情,马小跳却有几个铁哥们,形影不离。二是引发求知欲。好的儿童文学作品不一定灌输知识,却要把知识隐藏在字里行间。三是为孩子提供心灵滋养。成长过程中,每个孩子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儿童作品一定要给他带来“温暖”。有了这三点,儿童文学作品就有了“普遍意义”,可以超越时空和国界。
“我从没有考虑过自己的作品会成为经典,只是想做孩子一生阅读的‘奠基石’,让他们因此喜欢上阅读。”杨红樱说,儿童文学创作对作家的要求很高。要有丰厚的知识储备,才能在创作中有意无意将知识贯穿其中。还要专门进行儿童心理学研究,准确把握各年龄段儿童的需求。“我有当小学老师的经历,对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儿童做过专门研究,可以准确地把握他们的心理。”杨红樱说,“很多中学生告诉我,我们长大了,马小跳也该上中学了。可我知道,自己对中学时代的孩子了解少,无法把握他们,没办法续写马小跳。”
今年1月,以“马小跳”命名的儿童文学杂志出版,对于杂志的运作,她认为,“孩子们喜欢马小跳,所以我想把这本杂志办成儿童创作的平台,完全发表他们的作品。”杨红樱说,可现在,家长们觉得,这本杂志应该是杨红樱作品的连载。所以,杂志仍以刊登《笑猫日记》和杨红樱的科学童话为主,兼发一些小朋友的作品。
“想没想过把马小跳、笑猫的形象深度开发?”
杨红樱说,她习惯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因此在创作之外,不愿意也没有精力涉足更多领域。而一旦放手,又容易产生纠纷。所以,目前只是在做《马小跳系列漫画》。“现在,很多漫画书依附于电视,而我的理想是把马小跳打造成独立于电视媒体的漫画形象,生命力更加持久。”
杨红樱说,这么多年笔耕不辍,只因心里对孩子有爱。“当老师的时候,只想把书教好,好好爱学生;当作家的时候,最关心的是,自己的作品怎样带给他们快乐,引导他们成长。我参加一些慈善活动,不为扬名,也不需要借助媒体炒作,目的是告诉孩子,杨阿姨是一个善良的人。不仅作品好看,做人也是孩子们的榜样。至于救助了几个贫困孩子,捐了多少钱,我不愿意多说。” 本报记者 马跃峰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