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评:当下戏剧创作价值选择与表达的主要问题

2011年05月25日 19:14 来源:中国艺术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当下戏剧创作价值选择与表达的主要问题

  作者:谢海威         

    艺术创作的价值选择概括地讲大致有三:艺术性的选择、政治性的选择、市场性的选择。其中,艺术性的选择是从心而发,目的是让人在心灵、精神上有所收获;政治性的选择则是配合主流意识形态,从当下形势需要出发,目的是获奖;而市场的选择是着眼于演出场次,目的是挣钱。

  现在很多专职编剧们和国有剧院团都把目光放在评奖上。究其原因,是因为另外两种选择很难,比如艺术性的选择,由于种种原因很难上演。市场性的选择也很难,戏剧在今天,面对的是前所未有之困局。在消费主义和娱乐文化大行其道的当下,视频碟片、卡拉OK、二人传、超级选秀、电视征婚、网络文学、微博等,极大挤压着戏剧的生存空间,有作者感叹,当下的观众“不是上帝是魔鬼”,他们就是不爱进剧场。

  但是,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种现实呢?是无所作为,怨天尤人,怀念过去,还是积极反省自身,转变观念,亮剑面对?我们是消极地只往一条奔奖的路上挤,还是顺应潮流勇敢地闯入市场,或者为了艺术沉下心来,用面壁十年的精神来打造真正的精品,比如《红楼梦》,比如凡高的画,在有生之年可能看不到成功,但最终能实现永恒?

  只要我们还相信戏剧不会消亡,相信戏剧这种在特定场域中与观众进行交流的艺术不会被其它的品种取代,那么我们就首先要从自身找原因。己不立,如何立人?我国的电影事业也曾面临过困境,也曾悲观失望过,可是他们积极面对,现在也走出了困境,生机勃勃了。

  那么,我们要反省些什么呢?

  比如,要反省我们的浮躁心态,反省我们急功近利的选择。我们是否仅仅注重评奖,得了奖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要反省是否只要自己拿了稿费有了名气,就以为达到了目的?

  再比如我们应看到走向市场是大势所趋,通过文化体制改革,院团从事业单位走向经营实体是必然的,我们对戏剧创作不能再把宝押在一个点上,眼睛只盯着奖。现在是个多样化的时代,像我等老一些有经验的作者,创作之初首先就想到我这个戏写了是不是白写,能不能上演,领导会怎么看,剧团会怎么看,能不能通过,久而久之,这就导致习惯成自然,只有这一条腿好使,只好看面子凭人情听命令写一些戏。我们是不是应深刻反省一下,我们还有没有戏剧艺术真正的冲动?如果这种观念深扎心中,作者、剧院团、主管官员都是这样的心态,就导致当下的戏剧只能有一种可能了,就是紧配合,奔获奖,路越来越单一化。其结果大多是急功近利的急就章,所以只能是短命的。

  但是我们更不能还沉缅于象牙塔里以清高自居,戏剧过于个性化也是有问题的,戏剧毕竟要有观众,他们看不懂、不喜欢、不进剧场,你骂娘也没用。

  当下市场影响是强大的,市场之影响是一柄双刃剑,对艺术有激励作用,也有破坏作用。市场的选择是功利的,目标是挣钱。这不奇怪,市场的本质就是买和卖,所以一些精英们被商品大潮冲击得落叶缤纷。很多艺术人士看到赵本山们全盘通吃,嘴上说看不起,其实心里是很羡慕的。

  我想我们的反省首先要放下高人一等的心态,学习北京小剧场和二人转班子走市场的经验,我们不能只看他们低俗的一面,要思考,借鉴他们的长处,比如二人转演员极强的市场意识我们有吗?他们最大化适应观众的本领我们有吗?他们每个人都身怀绝技,多才多艺,以一当十的表演能力我们有吗?他们极强的宣传炒作的本领我们有吗?我们已经更多习惯于听命上级来写作,而不是从观众出发来创作,这种单一僵化的形态是戏剧创作的大敌。如果说创新是艺术的生命,我们是不是应反思一下近年来我们的舞台上有多少新的形象,新的表达样式?再比如,我们创作前有过周密详实的市场调查吗?一说要获奖就拼命堆钱,眼睛只盯在评委身上,这是违背市场的,也是背离大众的。我们要学美国商业戏剧,他们非常重视调查观众的要求和心理,在这方面我们做了多少?

  当然,选择和表达时,我们也要警惕别往好肉里掺水,使作品成了假货,现在我们的假货太多了,而且有的假货也能获大奖。精神产品有假更可怕,现在的许多戏剧一方面掺非艺术的水,一方面掺市场的水——大加低俗的噱头恶搞,走向市场变成取媚大众。好的艺术作品还是要告诉人们一些有意义的东西,否则何谈价值!

  戏剧的选择不能仅关心富(钱)和贵(奖)。我们有良知的创作者选择表达时首先要想到这一点。撒切尔夫人写过一本书《治国方略——应对变化中的世界》,她在书中断言:中国成不了超级大国,因为“中国没有那种可用来推进自己权力而削弱西方国家具有国际性传染性的学说,今天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文化观念”。这话很深刻也很尖锐,影响很大。回答好这个问题是我们从事创作的人的责任。

  (作者为辽宁省艺术研究所副所长,一级编剧)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