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千年端午民俗在传承中创新突破
(记者 刘巍巍 孙彬 程静)陈浩一家住在苏州市的一套普通民房里。临近端午,家里老、中、青三代的过节方式各不相同。
年届七旬的奶奶清晨起来忙着洗晒粽叶,准备亲手包粽子给全家吃,陈家的房门前奶奶早已插好艾叶,祈福家人平安;已过不惑之年的陈浩计划约上几位有车的朋友,一起到周边的“农家乐”转转;刚上大学的儿子小陈则摩拳擦掌,准备参加某网络社区端午节当天举行的在线“赛龙舟”接歌大赛。
陈家三代人各不相同的过节方式是当代中国社会的缩影。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民众在传承古老端午民俗的同时,也为这一千年传统佳节注入更多的现代生活元素。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是中国较古老的节日之一。相传22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秦军攻破楚都,屈原投江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去吃他的身体。这天正是中国农历五月初五,从此民间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等习俗,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近年来,随着中国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端午佳节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中华传统文化意识等方面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不断显现。2006年,端午民俗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年后,“中国端午节”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随着人们对历史节日的重新认识,传统端午民俗也历久弥香。在江苏昆山的阳澄湖水上公园,急促粗犷的鼓声在晨风中敲响,13只龙舟如同离弦的箭,在湖面上荡起阵阵浪花。2011年中国龙舟公开赛昆山巴城站日前已拉开帷幕,海内外300余名选手参与了较量。
中国龙舟协会秘书长余汉桥说,赛龙舟这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体育项目将继续向全球推广,中国龙舟公开赛的举办也将逐步扩展到东南亚乃至全球,让8000多万海外华人华侨共享其中。
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让中国的非遗保护工作进入有法可依的新阶段。浙江省嘉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王鸣霞表示,“非遗法”颁布后,国家会在经费上给予更多支持。“我们将部分费用用于端午民俗文化传承人继承培养等方面。”
传承为根,创新是魂。随着政府将“端午节”列为正式节日,民众在对端午文化和历史习俗的传播推广中做了很多大胆的尝试,不断谋新图变。
通过网络了解端午文化、感受传统氛围已成为众多年轻人的“新民俗”。记者在互联网上看到,有的网民自发在微博上对端午节的源头和风俗进行知识普及,有的网民分享自己制作粽子的过程。腾讯网发起了首届中国“微博诗歌节”,以“微诗接力”的方式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思念,吸引了近万名网友加入。
参与接诗活动的网民“风雨潇”在博客中写道,“纵身汨罗世代传,端午时节忆屈原。《离骚》《九歌》伴粽香,青青艾叶更离殇”,生动阐释了端午的历史渊源、传统民俗和文化精髓。
社交网站人人网举办的“幸福厨房端午节活动”,吸引了众多网民的参与,活动通过端午知识问答过关的方式来依次实现领菜谱、取食材、赢道具等步骤,最终完成虚拟粽子的制作;而在网站上,一款名为“赛龙舟”的游戏仅4日一天就有9000多人试玩,迅速攀升到该网站游戏排行榜的前5位。
这种将传统民俗与网络科技结合的全新尝试,既能体现传统节日时尚、亲民的一面,又低碳环保。复旦大学教授、社会研究专家高国希认为,“在一些年轻人对端午概念渐渐模糊,甚至有人只知‘吃粽子、系彩绳、插艾叶’,而不知其意义为何的当下,通过年轻人感兴趣的网络方式,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有助于将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现代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