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淀:艺术和生活上双向“开弓”
穆青说:“他是一个真诚面对生活的摄影家”
“如果把吴印咸拍摄的为八路军指战员做报告的、穿着打补丁裤子的毛泽东的照片,埃德加·斯诺拍摄的站在窑洞前戴着八角帽的毛泽东的照片,郑景康拍摄的戴棉布帽、瞭望远方的毛泽东的照片,陈正青和侯波拍摄的开国大典时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的照片,与吕厚民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拍摄的毛泽东的照片并列起来,人们会看到毛泽东形象的变化。”李树峰把吕厚民的创作放到一个整体背景上进行考察。
他说,这些照片记录着中国共产党领袖的精神风貌,也折射着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直至执政的历史,它们在诞生和广泛传播的各个历史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中起着巨大的精神引领作用,在国内和国际社会上是强大的宣传武器。
吕厚民是其间的重要一环。
“先生风范儒雅,胸怀豁达,积极,德高望重。论其功业,殊可表述,影响甚广。”摄影家于云天对吕厚民心怀崇敬。
在摄影界,吕厚民被尊称为“吕老”,这基于他的艺术禀赋与人格魅力,基于他在艺术和生活上双向“开弓”,积淀着自己的人生。
读吕厚民的摄影作品是一种享受,读他的摄影评论文章也是一种享受。这位曾经的小学教员,自然有着“先生”的架势。
他为专事拍摄仙鹤的影友写评析文字:“鹤翔——那种‘俯瞰九江水、旁瞻万里壑’的境界;鹤鸣——那种回荡九皋,‘声闻于天’的震撼;鹤舞——那种‘三山碧落不归去,且向人间呈羽仪’的仪态;鹤立——那种‘幽闲靖节性,孤高伯夷心’的高雅……作者向我们展示了鹤的神奇、圣洁,让我们人类自渐形秽,倾心向往。”
这样的运笔和用典,不仅让人对他所力推的作品“倾心向往”,也对文字本身“倾心向往”。
有影友致力于捕捉故乡的风景、民俗和社会百态之中的瞬间之美,誓把家乡的自然美转化为艺术美。吕厚民觉得这个路子走对了,吟咏清代女诗人郭六芳的诗句以示赞许:“侬家家住两湖东,十二珠帘夕照红,今日忽从江上望,始知家在画图中。”
这样的鼓励不落俗套,新颖别致而又恰如其分。
吕厚民喜欢和全国各地的影友交流、切磋,不端架子。尽管身上的光环一层叠一层,但他不习惯搞特殊,尤其是出外采风时。
李树峰说,每次和吕厚民一起外出时,他总是背着很重的摄影包,爬高走低,与年轻人一样,而且不愿意别人背他的摄影包。“有一次在黔东南一个村子旁边,我又抢背他的包,他说你不要抢,包必须我自己背。不然这次你背,下次他背,慢慢地我就背不动了。我自己背着,就一直能背下去。”
吕厚民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文革”期间,吕厚民在江苏兴化市度过了5年的光阴。当地的老百姓对他很友好,给他充足的创作空间,于是他拍摄了大量水乡的特色照片。他把这里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
2004年,兴化市计划给他建个摄影展览馆,他积极配合,无偿地拿出了上百幅有关毛泽东的摄影作品及兴化风光图片。
兴化有个油菜花节,惹得游客接踵而至,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得益于吕厚民。当初下放时,他用镜头记录了这里的油菜花,一幅名为《垛田春色》的照片很快就被制成刺绣,刺绣又走进了广交会,一下子让这里声名鹊起。
正是由于有了这个节庆活动,以前成天围着田埂转或围着锅台转的“船娘”们有了新的“工作”——给游客拍照。如果有人质疑她们的技术时,她们就嚷开了:“给毛主席拍过照片的著名摄影家吕厚民教会我们照相的呢!”
尽管曾经身处“红墙”里,但吕厚民始终没有摈弃过平民情怀。
新闻前辈穆青生前说过,吕厚民的摄影作品,证明只有透过心灵捕捉到的瞬间,才能折射出生活真实的光与影,透视出生命的真谛,“他是一个真诚面对生活的摄影家”。
1953年春,毛泽东在武汉随机地跟一位卖豆腐的商贩攀谈起来,询问他一天能挣多少钱,家住什么地方,家里有几口人,有几个孩子,都上学了没有……吕厚民把这个极富生活气息的场景镌刻在历史的图景里。
敬仰毛泽东的吕厚民也希望自己能秉承衣钵,始终以宽厚的胸襟和深厚的情怀对待正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的人民。王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