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中法专家共谏:不要让城市化淹没乡村文化

2011年06月09日 18: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昆明6月9日电(记者 张丹)“儿时常见的皮影戏、地方曲艺表演、传统节庆方式等许多民俗都已在生活中销声匿迹,成为只能在晚会和剧场上见到的东西,不禁让人哀叹。”中法两国专家9日在此间共同建议,在城市化进程中要注重保护传统乡村文化。

  当前,中国正在快速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水平已达47.5%,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但与此同时,传统乡村文化正面临逐步消亡的危机。巴黎工商会国际部代表梅岚瑞表示,法国用近50年的时间完成了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现在在法国已很难找寻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希望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避免这样的结果。

  乡村是文化的基因库。由于环境、生活方式、价值追求、经济基础的不同,乡村相对于城市有许多独特的文化表现。从民居到饮食和服饰、从语言到宗教、从民俗到宗法制度都无不散发出浓郁的乡村气息,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区域特色。

  城市化和现代化正创造着一种全新的文化,它给人们带来的是更加文明、更加活跃的生活。在文化演进的序列中,乡村一般位于城市之后,但这并不意味着乡村文化就是落后的、颓废的。国务院研究室农村司巡视员叶兴庆说,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对现代要顺从、适应,对传统尤其是精华必须传承、坚守。

  对于如何保护乡村文化,梅岚瑞与前法国农业发展联合会主席萨伊夫有相同的见解-发展乡村旅游。“旅游与乡村文化有紧密的联系。”萨伊夫称,通过旅游业可将乡村文化充分挖掘并发扬,保留乡村文化特色,使农村形象增值,农产品也可借助旅游拓宽销路,还能带动农村人口就业。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石佳友认为,加强立法也是保护乡村文化的有力措施。今年2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这对文化保护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齐彬】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