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第六个文化遗产日:探寻镇馆之宝与皇家之谜

2011年06月11日 13: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6月9日,河南文物局举办“镇馆之宝的故事”展览,以迎接6月11日中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河南三门峡虢国博物馆内珍藏的宝贝缀玉面罩向公众展出。中新社发 王中举 摄  

  中新社郑州6月11日电 题:探寻镇馆之宝与皇家之谜

  中新社记者 李贵刚

  为迎接6月11日中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河南省文物局举办“镇馆之宝的故事”系列活动。连日来,中新社记者走进这些与皇家有着不解之缘的稀世珍宝,探寻它们背后尘封的神秘历史。

  上世纪90年代,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经两次抢救性发掘,出土玉器3500多件组。龙纹白玉壁和五璜组玉佩两件无价之宝便在其中。

  “西周虢国墓地出土了大量玉器,当时我们把一块青色玉璧当成了‘宝贝’,而龙纹白玉壁并未引起重视,一度遭受冷落……”作为虢国墓地发掘第一人原三门峡市考古工作队队长宁景通透露了当时的发掘情景。

  璧是中国古代玉礼器中的重器,象征着财富、权力、身份。宁景通称,后来经过专家研究、鉴定认为,白玉璧是周厉王赏赐给虢国当时国君虢仲的。

  河南三门峡虢国博物馆副馆长刘社刚介绍说,龙纹白玉璧记录着虢仲的汗马功劳,但遗憾的是虢国灭亡也和玉璧有关。“虢国的盟友虞国贪图白玉璧,借道给晋国,结果演绎出了‘假虞灭虢’、‘唇亡齿寒’的千古悲剧。”

  三门峡虢国墓地是西周至春秋时期虢国的公墓,不仅埋葬着大量的虢国男性贵族,也埋葬着许多贵族夫人。其中地位最高、也最为奢华煊赫的便是虢国夫人。

  当考古人员打开虢国夫人内棺时,她浑身上下被玉器密密麻麻包裹。“玉器多得让考古工作者发掘时都无从下手,费尽周折。”宁景通说。

  “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该馆另一位副馆长李清丽解释说,自古有玉器护体之说,她希望自己不朽。

  谈及五璜组玉佩,李清丽表示,整个虢国墓地共出土三组联璜组合玉佩,其他两件均在国君墓葬中出土的。“就连虢国太子都没有享受这种待遇,拥有该器物的女主人地位可见一斑。”

  与上述两件镇馆之宝不同的是,作为洛阳博物馆镇馆之宝的东汉石辟邪身世却一直是个未解之谜。这只极具汉风神韵的“戴翼灵兽”,整个身躯呈现出S型,线条优美、富有动感。

  原洛阳博物馆副馆长苏健介绍说,出土于河南孟津县会盟镇油坊街村的东汉石辟邪,高1.9米,通长2.9米,重约8吨。它的身份却一直存在争议,多数专家认为这个石辟邪应是东汉光武帝刘秀陵墓的镇墓兽。

  尽管身份存疑,但丝毫不影响这只代表了中国汉代石刻艺术最高成就石辟邪的吸引力。

  “美国、日本、韩国等10多个国家都曾多次要求这只石辟邪去他们国家展出,”洛阳博物馆副馆长高西省透露,最后仅有美国花费了20余万巨额美金和高额保险,用专机将它运到美国参展,这是它唯一一次“出国”。(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庄百万】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