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
第三团女子特务连
惊鸿
80年前,海南万泉河畔一个椰林环抱的小山村里,100多位穷苦的农村妇女,为反抗封建压迫和争取男女平等,在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下,勇敢地投身于琼崖革命的大潮之中。她们后来被人们称为“红色娘子军”。
80年后的今天,万泉河风光依然旖旎,每年有成千上万的全国游客来此寻访红色娘子军发源地,感受烽火岁月。
1931年5月1日,乐会县(今琼海市)苏维埃政府和红军三团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第三团女子特务连。这支由劳动妇女组织起来的革命武装队伍,佩戴上“女子军”臂章,在军旗前庄严宣誓:“为人民,为革命,我坚决服从命令,并随时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
经过1个多月的练兵,6月26日,女子军特务连迎来了第一场战斗——配合红三团一营伏击沙帽岭。反动民团认为娘子军不是他们的对手,团总狂叫道:“都是女的,给我冲上去,谁抓到就给谁当老婆”。
敌人蜂拥而上,他们哪里知道,美梦不仅没做成,反而掉进了红军主力部队的埋伏圈。1小时的战斗,“红色娘子军”共毙敌100多人、俘敌70多人,缴获一大批枪支弹药,而且无一人伤亡。从此,一首慷慨激昂的红色娘子军军歌传唱大江南北,“女子军”的英名威震琼岛。
随后,这支部队又配合红军主力先后拔除了乐会、琼东、万宁、定安、文昌五县的多个据点。不幸的是,1932年8月5日,这支部队遭到国民党正规军“围剿”,喋血马鞍岭。不久,琼崖红军主力作战失利,“女子军”被迫解体。
这支特殊部队仅仅存在了不到500天,却参加了50多场战斗,为琼崖革命斗争史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毛泽东、周恩来对红色娘子军作过高度评价,称之为“世界革命的典范”。
回声
“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
——《红色娘子军连歌》
定格
芭蕾,这样一种优雅的舞蹈,似乎注定只能旋转在王子与公主苍白的爱情中。
然而,47年前,中国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却为它打开了另一扇门。自1964年在人民大会堂首演以来,这段“红色传奇”创造了2000多场久演不衰的艺术神话。
赵汝蘅是《红色娘子军》女主角吴琼花的首任扮演者,亲眼见证了这部“红色经典”所“走”过的每一个脚印。“这部剧之所以能成功,是一代人集体创作的结晶。”
我们完全可以用创业来描述这部经典的产生过程,而那一批创业者正是美的使者。他们发现了美,创造了美,而这个美又影响了中国,走向了世界。
1964年10月8日,毛主席观剧后,留下了三句著名的评价:“革命是成功的,方向是对头的,艺术上也是好的。”此后,这部舞剧成了招待来访外国元首、政府首脑的保留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