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党书”的“智库”

2011年06月15日 00: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社北京6月14日电 题: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党书”的“智库”

  中新社记者 孔任远

  《毛泽东文选》、《邓小平选集》等中共领导人著作集,“出炉”前要经过收集文稿、考订版本等六道工序。14日,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次在中央外宣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副主任陈晋向中外记者介绍鲜为人知的中共文献编辑工作。

  “党的文献事业是20世纪40年代毛泽东同志开创的,当时的文献集被称为‘党书’。”收、考、选、整、注、题,是每一部“党书”必经的六道工序,而每道工序务必严谨。陈晋举例:“《毛泽东著作选读》中的一个人名注释,编者收集整理材料5万多字,而最终的注释连同标点符号只有86个字。”

  这家成立于1980年的研究机构,已编辑、撰写和出版300多种文献集、研究著作及其他相关作品,总计1亿多字。本月12日出版的26卷本《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有300多篇文献第一次面世。“七一”前后,中央文献研究室还将出版《毛泽东思想年编》、《邓小平思想年编》,与2010年出版的《江泽民思想年编》呼应成集。

  陈晋将中共文献编辑研究工作的作用总结为四个字“资政育人”。“所谓资政,就是说要通过总结经验,给党和政府作决策参考。所谓育人,就是为广大干部群众学习、了解党的历史和理论,学习和了解党的现实政策提供基础的文本。”

  “我们编辑研究党的历史文献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服务现实,‘以史鉴今’。如果编辑、研究当代文献则与现实政策有着更加紧密的联系。”陈晋解释文献研究的决策参考作用。

  “资政育人”“以史鉴今”的中央文献研究室与西方国家的“智库”有什么不同?陈晋答道:“‘智库’这个概念是从外国引进到中国的,广义上来讲,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对政府的决策产生影响的研究机构,大概都可以叫‘智库’。”他说,中央文献研究室的工作是通过编辑、研究和宣传党的重要文献,来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现实经验,在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中发挥思想库和文献库的作用。“从这个角度讲,也可以叫‘智库’。”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吴翔】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