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单民族大世界大多是卖服装鞋袜类的小商铺
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国立蒙藏学校旧址沦为“商铺” 市文物局屡屡要求整改未果———
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国立蒙藏学校旧址,却变成了小商贩密集扎堆的西单民族大世界商场。昨天,市文物局局长孔繁峙表示,由于文物局多次要求限期腾退商户未果,准备于下周诉诸法律,要求该文保单位的产权单位清退商户、拆除临建。
■全国文保单位商铺林立
“国立蒙藏学校现在整个就是个大商场,这种做法是不合理的,而且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昨天上午,孔繁峙局长在参加一个文物安全培训班的间隙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立蒙藏学校旧址现在被西单民族大世界商场的小摊位层层包围,就连旧址本身的四合院也全部变成了商铺,人员拥挤,用电负荷大,加之搭建商铺的材料耐火性差,所卖服装鞋帽都是易燃物,存在诸多安全隐患。用曾到场检查的一名消防人员的话形容就是:“一旦起火,15分钟之内烧光。”
■市文物局要起诉国家民委
据悉,早在2007年,市文物局就曾对民族大世界商场下发过责令整改通知书,从2007年至2010年的三年时间里,该商场拆除了中心院落500平方米的钢结构临时建筑,清除了商户100多家,并对消防设施进行了改造,对旧址进行了整体保护方案设计。但市文物局坚持,这些整改都是针对现代化建筑的整改措施,对于古建文物并不适用,最根本的措施是要将所有临时建筑拆除,恢复古建原貌。
“腾退商户、拆除临建的口号喊了好多遍,但之后往往没有下文。”孔局长有些无奈地说,文物部门又没有强制执行的权力,于是决定对该文保单位的产权单位国家民委提起诉讼,要求其将民族大世界商场内的商户全部迁出,将所有私搭乱建全部拆除,恢复国立蒙藏学校旧址的原貌,以对其进行更好的保护。
■类似文保单位一并起诉解决
孔局长透露,还有几家存在类似情况的文保单位,市文物局也打算一并采取法律手段,但他没有透露这几家单位的名称。
据悉,这并非市文物局第一次动用法律武器保护文物建筑的安全,2007年,针对被中国人民大学印刷厂占用的拈花寺,市文物局曾申请法院对相关产权单位和管理使用单位进行强制执行,拆除2000多平方米的违章建筑,消除安全隐患。但此事后来因种种压力不了了之。
现场探访
古建院落被临建商铺层层包裹
如果不是提前了解,相信没有人能看得出来,现在的西单民族大世界商场所在地,就是国家文保单位国立蒙藏学校旧址。
站在院内望去,四合院的简单格局仍在,但院落内所有房屋都变成了小商铺。以四合院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开来,临时搭建而成的小商铺一个接一个、密密麻麻地排列着。服装、鞋帽、袜子、头饰……商铺里销售的各式杂货吸引着一拨拨顾客接踵而来,周末人流密集时,连错身让路都困难。就连院内的老枣树,也只能苟且在各种临时建筑的夹缝中……
不过据多年在此经商的商户介绍,现在的情况就算好的了,“以前院子里的空地上都是临时搭的铝合金大棚,当作商铺出租。”后来由于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在市文物局的要求下,铝合金大棚被拆除。
“现在完全看不出学校原来的模样了,没法拍。”昨天下午3点多,正带着内蒙古电视台来此处采访的中央民族大学附中退休教师王老师有些失望,眼前密密麻麻的商铺让旧址完全没有了昔日的风采,老人只好带着记者拍了拍院子里那棵有着号称“京都第一古枣”的枣树。
王老师告诉记者,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李大钊、邓中夏等人都曾经在国立蒙藏学校宣传马克思主义,乌兰夫等一批青年学生也是在这里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批蒙古族党员,并在此组建了蒙古族的第一个党支部。1951年,国立蒙藏学校改为中央民族学院附中。1987年,由于这里规划要建民族大厦,学校从此处迁出。之后大厦没建,旧址却被改建成了民族大世界商场。他本来是带内蒙古电视台记者来这里探访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红色足迹,但如今这里完全变成了小商铺扎堆的地方,“什么历史也看不出来了”。
昨天下午王老师离开时,商贩们的吆喝声仍在此起彼伏,在曾是教书育人之所的院落里不停回荡。
■文/本报记者 樊江云
■摄影/本报记者 魏彤
新闻内存
蒙藏学校旧址
历史渊源颇深
国立蒙藏学校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小石虎胡同33号,旧址明初为常州会馆,是京城最早的会馆之一。
清初为吴三桂之子吴应熊的府邸,因清太宗皇太极的十四女恪纯公主下嫁吴应熊,所以人们一直称这里为驸马府。雍正二年(1724年)清政府分设左右两翼宗学,培养宗室弟子,右翼宗学即设于此。后来为清高宗乾隆第一子定亲王永璜之长子绵德府第。
1913年蒙藏院在此开办蒙藏专门学校。1923年秋,李大钊、邓中夏等来校开展革命工作。1924年乌兰夫、奎壁、吉雅泰等一批青年学生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批蒙古族党员,并在此组建了蒙古族的第一个党支部。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央民族学院附属中学(前身即蒙藏学校)曾以此为校址。1980年代,曾被计划拆除以建立民族大厦,但该计划被搁置,为筹集建大厦资金,该旧址建起了民族大世界商场,出租摊位。
该址2001年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本报记者 樊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