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建设”特邀常委视察团视察报道
投入不足制约公共文化服务发展
朱奕
“免费开放之后,图书馆里藏书数量翻了一番,读者的数量也大幅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相应也成倍增加,但由于相关补贴不到位,其收入水平并没有相应地增长。同时,用于支撑服务开展的人员编制十几年没有变化,人员紧缺已经阻碍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限制了服务能力的提高。”陕西省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向全国政协“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建设”特邀常委视察团委员们介绍情况时说。
“我们每年元宵节都组织群众进行社火表演,已坚持6年,深受群众喜爱。但由于上级没有专项资金,我们在从事这一项上级和群众都满意的活动时,常常为参与活动的群众的误工费用不能得到及时解决而发愁。”在视察团与基层文化工作者代表的座谈会上,铜川市耀州区波头镇文化站站长任晓静说出了自己的苦恼。
视察团在调研过程中还了解到,一些图书馆购书经费偏少,业务经费不足。如延安市宝塔区图书馆购书经费只有8万,没有运行经费。而一些乡镇文化站的业务经费非常少,不敢开展活动。
“投入不足依然是当前制约文化事业发展的‘瓶颈’,文化领域仍然存在底子薄、基础差、融资难的问题。近年来,我省从投入上来讲,文化不仅与经济部门的差距在明显拉大,即便是与教育、卫生等社会部门相比,差距也很明显。”陕西省副省长郑小明在向视察团汇报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时说。
陕西省的情况在其他省区市都普遍存在。经费投入不足,已成为当前制约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公共文化经费不足这个问题,已存在很多年,年年都呼吁,效果都不理想。”中国作协党组副书记张健常委认为,关键是要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可参照法律上规定“教育经费要占GDP一定比例”的做法,通过立法来保证公共文化资金的来源。
“当前确实应加快公共文化立法进程。”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李羚常委也表示,通过加强立法,建立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
经费投入不足,很大程度还与当地有关部门不重视有关。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存在“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重文化产业,轻文化事业”、“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建设”等错误的思想观念。中宣部原副部长高俊良常委表示,关键是要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提高认识,从宗旨的高度上、从群众路线的高度上认识到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性。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叶小钢常委说:“文化不是表面的装饰,重视就是最大的投入”。
17日,在视察团内部座谈会上,委员们形成共识:将文化建设特别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各级党委政府和党政领导干部的绩效考核体系,设立刚性的约束指标,建立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奖惩和财政拨款等的挂钩机制。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