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道:叫梁文道的真的这么多?(设计台词)
华西都市报记者独家对话“腰封小王子”梁文道,调查腰封潜规则
“我有个绰号叫‘腰封小王子’,我常常在书的腰封上面被列名,成为推荐人。但有时候,一本书我完全什么都不了解不知情,却被写成‘梁文道倾情推荐’。终于有一回,我忍不住,按照书上的电话找到出版社编辑。那个编辑非常镇定轻松地回答说:‘梁先生我们很尊重你,但是您真的以为全中国只有你一个人叫梁文道吗?’”
对于这个在网上流传甚广的段子,凤凰名嘴梁文道昨日对华西都市报记者“大倒苦水”。而华西都市报记者昨日在成都几家大书店看到,摆在醒目位置的畅销书都有打着名人推荐旗号的腰封,几近泛滥成灾。这些书真的是名人们推荐的吗?名人们看过这些自己推荐的书吗?这幕后是否隐藏着经济利益?
现象
无书不“腰”读者“组团”表恨意
华西都市报记者走访了几大书店。新书架上,10本书中就有8本有腰封,而且都有名人推荐。从梁文道到蔡康永、从王石到张小娴,从杨振宁到姚晨,荐书的名人们从文化圈到娱乐圈,甚至延伸到了地产圈。宣传语也极尽浮夸之能事,可谓“天雷滚滚”,“这十年来国内最具影响力最神秘的作家年度压轴大作”、“比2012更贴近人类现状的世界末日预言”“唯一揭示玛雅末日预言真相的小说!”“十年一遇的经典,没有之一,绝对珍藏!、“最宽广、最动人的心灵疗愈小说”等等。
“无书不腰”的状况也让读者不满。成都读者小翠说:“我最多看两眼,有时连看都不看,直接扔垃圾桶里。因为上面的文字非常标题党,而且名人推荐特别俗,有些名人的品位我还不认同呢。”
还有网友在豆瓣网上成立了“恨腰封”小组,专晒纯广告腰封。有网友表示:“讨厌腰封是讨厌上面那些愚蠢的广告,动不动就神马天才××、××掌门人、中国的××××,还有就是一大堆名人推荐神马的,倒胃口!”
悲催梁文道“被”挂名被“写推荐语”
梁文道在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说:“腰封最早是从日本引进过来的。新书上架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刺激到读者的眼球,于是书腰就变得越来越璀璨、喧嚣。随之而来的,就是一堆名人推荐。相反欧美其他地方,我们很少看到腰封。”长期从事海外版权的出版人郭宁也表示:“在国外,这种腰封确实不多,尤其是这种夸大其词的腰封。”
梁文道对获封“腰封小王子”的段子给予证实:“我每次去书店,都能碰到至少一本书,在腰封上列有我的名字作为推荐人,而这本书我完全不知情的,一没读过,二没谈过。”
梁文道还说:“那个编辑说了那样的话,我当时就呆住了,人家说得对,确实全中国不止我一个人叫梁文道。我也没办法,只好说:那很抱歉,打扰了。”回忆当时的情景,梁文道觉得很滑稽,无奈地笑了起来。
梁文道还透露,让他感到更不安的是,“还有的书直接‘替’我写了推荐语。如果这些推荐语来自我的读书节目或我的书评,我还能接受。但有人竟然把我的话断章取义,颠倒原意,让我觉得太不可思议。比如《山楂树之恋》最红的时候,有一个版本的腰封,挑了我在某场合谈的关于这本书的几句评语,而不顾整体意思,把我对该书立场从批评变成了赞扬。”梁文道说,他倒不是特别爱惜“羽毛”,“我担心误导对我名字有信任感的读者。”
内幕
腰封为什么泛滥?低端的市场需求
既然腰封这么不受欢迎,为何出版商还爱在腰封上大做文章呢?
读品联合营销编辑赵先生,“就像卖洗发水、卖电脑都需要包装广告一样。腰封用最简练的方法让读者了解一个东西。虽然有人觉得名人推荐很俗,但不受名人效应影响的人,恐怕很少吧。”华文天下出版机构营销编辑曹先生也表示:“大部分读者是吃这一套的啊,出版方也只能顺应啊,毕竟有名家推荐的腰封,读者还会多看两眼。”
知名出版人路金波对腰封泛滥的现象也是深恶痛绝:“‘腰封小王子’现象的出现,归根结底还是低端的市场需求,大部分普通读者,还是比较认可腰封,或者书商误以为大部分读者认可腰封。要知道,在目前的中国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知识分子阶层,对于书的判断力还没有形成。不过我觉得,眼下腰封泛滥的情况,在慢慢好转。真正有品位有实力的出版社会意识到什么是高端的营销方式。”
名家会读这些书吗?没时间读完一整本书
杭州师范大学国际动漫学院副院长夏烈,有十多年出版策划经历。在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梁文道遇到的这种情况很恶劣,已经突破道德底线,甚至有触犯法律的嫌疑:首先,盗用名人署名权,其次,欺骗消费者。”
他同时透露:“我策划新书时,也请过名家为新书推荐。不可否认,名家一般会很忙,没时间读完整一本书,但是我肯定会跟他们多次沟通,请他们尽可能多地了解书的内容。前不久我还找梁文道为《赫德的情人》推荐,那本小说30多万字,文道非常忙,但他还是非常认真读了大半,才敢松口说可以。作为出版人,我们应该主动爱惜像文道这样认真的专业书评人,不能过度‘消费’他的诚信。否则,毁坏的是整个图书的公信力,最终毁的是整个出版行业。”
名家收了多少钱?有红包也有人情
夏烈还透露,“对于那种通过人情请来的名人推荐,出版社一般会封个小红包,里面装上个500元、1000元的,算是答谢费了。名人也是人,很多名人都和出版社有合作关系。出版社、朋友找到你,说帮个忙,说几句好话。名人自然也不好推辞。”
梁文道很认真地说:“别人是什么情况我不知道,我敢保证,我从没有因为在腰封上推荐新书而收过一分钱。”
夏烈告诉记者,在国外,名人荐书不大常见,最多就是像《纽约客》、《纽约时报》等杂志的专业书评人推荐。就算推荐,也十分谨慎,没有看过的书,他们一般不会推荐。
华西都市报记者 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