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泽慧院士的一生,是爱祖国、爱科学、爱家庭的一生
中国居里夫人何泽慧院士昨逝世
享年97岁,她与丈夫钱三强被誉为中国“居里夫妇”
何泽慧院士的一生,是爱祖国、爱科学、爱家庭的一生
记者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悉,我国著名物理学家,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原副所长、中科院资深院士何泽慧,因病于2011年6月20日7时39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何泽慧1914年出生于江苏苏州,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三强的夫人。她曾和钱三强等合作发现了铀核裂变的新方式——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在国际科学界引起很大反响。她领导的研究小组在上世纪50年代成功研制出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原子核乳胶。她为开拓我国中子物理与裂变物理实验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她积极推动我国宇宙线超高能物理和高能天体物理研究的开展,取得了重要成果。
几十年来,何泽慧把爱国深情全部倾注对祖国科学事业的奉献之中。她坚持严谨求实的学风,尊重客观事实,满腔热情地培养、爱护和保护年轻人,个人生活极其简朴,平易谦虚,为我国的科教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原子世界的科学伴侣
25字情书
厮守终生的承诺
何泽慧与其丈夫钱三强——中国近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之子、第二代居里夫妇的学生,也是赫赫有名的核物理学家、新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二人一起,被西方称为“中国的居里夫妇”。
1992年,钱三强院士因病离何泽慧院士而去,终年79岁,两位科学家的爱情故事成为传奇。
钱三强和何泽慧同为清华同学,但两人却在不同的国家留学、工作,一个在法国,一个在德国。
从1943年起,何泽慧开始与在巴黎留学的清华同学钱三强通信,钱三强长何泽慧一岁,天性聪敏,从小博览群书,待人接物彬彬有礼。
在清华大学读书时,他与何泽慧就被物理系的同学称为“郎才女貌、天生一对”。毕业后,何泽慧赴德国留学,钱三强考到法国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
二战爆发后,直到1943年,德国与法国之间才可以通信。何泽慧给7年未见的钱三强写了一封信。当时战争信不能封口,而且只限25个法文单词。信的大意是:钱三强是否还在巴黎,如可能,代她向家中的父母写信报平安。
何泽慧与钱三强这段美好的姻缘就是从这封短信开始的,两位年轻人的通信也越来越频繁。
1945年,战事近尾声,国内抗战胜利曙光在望,钱三强的爱情长跑发起了冲刺,他向心仪已久的老同学发出一份简约至极的求婚信:“经长期通信,向你提出求婚。如同意,我将等你一同回国,请回信。”
何泽慧以同样简练风格答复:“感谢你的爱情。我将对你永远忠诚。等我们见面后一同回国。”
1946年春天,何泽慧离开德国,来到了钱三强在巴黎的寓所,随身只带一只小箱子。
结婚后,他们在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对原子核裂变做深入的研究。几个月后,何泽慧首先捕捉到世界上第一例四分裂径迹。1947年初,他们正式发表论文,证实了铀核三分裂、四分裂现象的存在。这一项二战后新的重要科研成果公布后,在国际科学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1948年夏季,钱三强与妻子何泽慧一起,抱着刚满6个月的女儿祖玄,踏上了归国的旅程。
何泽慧一生
籍贯山西灵石,1914年3月5日生于江苏苏州,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0年获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工程博士学位。1940年起在柏林西门子工厂实验室,1943年起在德国海德堡威廉皇家学院核物理研究所,1946年起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
1948年夏,何泽慧同钱三强一起回到祖国,参加北平研究院原子学研究所的组建。
1958年,我国第一台反应堆及回旋加速器建成后,何泽慧担任中子物理研究室主任。
1973年,高能物理研究所成立后,何泽慧担任副所长。
1980年,她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学部委员(现在的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