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庆华
“是梅花正开的时候,高府花园里的梅花也开得这般茂盛了”,这是曹禺改编的《家》全剧中的第一句话。最近,北京人艺重排《家》,作为建党九十周年的献礼。
巴金的《家》创作于1931年。1942年,曹禺将其改编成话剧。《家》广泛影响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青年。演历史戏,以史为鉴,是北京人艺的传统。但排老戏,翻家底的同时,也应该排一些现实题材的作品,“演绎一些老百姓可以触摸的历史”。今年初,北京人艺在其网站上公布了2011年演出计划。全年十几部大戏不是发生在古代(《赵氏孤儿》、《我们的荆轲》、《蔡文姬》、《李白》、《知己》),就是发生在近代和民国(《茶馆》、《天下第一楼》、《原野》、《日出》、《窝头会馆》),缺乏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这让我想起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中期的话剧舞台。在上演历史戏和外国戏的同时,还有很多反映现实,反映老百姓生活的作品:《丹心谱》、《于无声处》、《左邻右舍》、《绝对信号》、《狗儿爷涅槃》、《桑树坪纪事》、《红白喜事》、《小井胡同》……那个年代的话剧舞台,生机勃勃,充满时代的激情和诗意,那个年代,话剧的基本面貌是和现实同步的。那些戏给了我们许多美好而深刻的东西,为我们点亮了精神灯火。
前些日子,我到苏叔阳家,聊起当前话剧创作中回避现实的倾向,苏叔阳回忆起当年《丹心谱》演出时的风波。当时有的人反对得很厉害,甚至要调查作者的身世。后来邓小平说:“我看这个戏是个好戏”,风波这才过去。苏叔阳和范曾一起去喝酒庆祝,两人高兴得碰杯时把酒杯都碰碎了。现实题材的作品容易引起争议,一个戏刚开始通不过是常有的事。剧作家过士行的《鱼人》放了八年才排演,《鸟人》也放了两年,但这些戏最终都在舞台上见了天日。
体现剧作家个性,依靠深厚生活积累创作出的现代戏还是很受大众欢迎。2002年,剧作家李龙云创作的讲述北京金鱼池地区危旧房改造的话剧《万家灯火》,演出逾百场,观者如云。尽管它是“命题作文”,而且是急就章,但翻看《万家灯火》的创作日记,可以看出作者用上了几十年的生活积累,保证了作品的力度。《万家灯火》演出效果好,也在于宋丹丹、濮存昕、杨立新这些演员演起身边的人和事,显得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观众感觉很真实。
话剧需要重温经典。但在排老戏、翻家底的同时,也应在舞台上记录现实流动的生活。让更多的观众在舞台上看到今天的光明,让将来的人们了解我们这个时代所发生的故事。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