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宣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解放军总政治部、北京市联合举办的大型文艺晚会《我们的旗帜》6月29日在人民大会堂上演。和众多为庆祝建党九十周年举办的各种大型文艺活动相比,《我们的旗帜》有何与众不同?记者为此采访了晚会总导演陈维亚。
巨幅党旗做道具
记者:这台晚会到底有什么创新?
陈维亚:以往的晚会大多按照编年体进行,从辛亥革命、鸦片战争或者建党之初讲起。《我们的旗帜》打破了这种编年体的方式,不是依照时间顺序从南湖游船开始,而是由一个简洁但极富视觉震撼力的“序《历史的选择》”开场。第一篇时空立即进入到2011年7月1日这一天,56个民族欢聚一堂,发自内心地起舞歌唱,唱出对党90年来的光辉业绩和给百姓带来的实惠的感激之情。之后,从《人民的心声》、《难忘的岁月》、《民族的脊梁》,一直到《我们的旗帜》,几个大跳跃完成对历史的叙述。
记者:晚会如何突出“我们的旗帜”这个主题?
陈维亚:晚会的名字叫《我们的旗帜》。“我们”是谁啊?就是全体中国人民。每一个老百姓都把我们的旗帜高高举起来,这是这台晚会的主旨。从剧名到舞美设置到重要的表演节点,飘扬的党旗都是最重要的元素。观众刚一进场,就能看到舞台上硕大的党旗迎风飘扬,两边像丰碑一样的党徽冉冉升起。在节目中,旗帜一直作为一个主要符号贯穿始终。从“序”中巨大的党旗覆盖大地,到红军战士在风雨中入党,到几百双手把党旗举到最高端,一直到一面巨大的党旗下,90名新党员入党宣誓,巨大的党旗又会出现在舞台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歌舞《风雨同舟》中,500名战士将叠成15米高的人体金字塔,一面党旗经过上百双手的传递,最终传到塔顶的战士手中被高高举起,“旗帜就是号召,这也寓意着党的精神的传承。”
老歌全是新节目
记者:这台晚会主要以经典革命老歌为主,将怎样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受?
陈维亚:是的,晚会基本以老歌为主,在所有的参演节目中,除了《各族人民心向党》和《迎风飘扬的旗》两个原创节目外,其他都是建党90年以来代表各个时期的经典的、优秀的、人们耳熟能详的歌曲,比例占到98%左右。说实话,刚开始感觉压力很大,担心弄不好就变成老歌老唱的晚会了。为此,我们决定要通过艺术形式的创新赋予这些老节目以时代的质感和很高的观赏性。老艺术家老作品都要有重新设计、创造和编排,一定要把这些作品所表现的时代特征、精神内涵、情感特质找准并表现出来,使之充满意境感与时代的质感。参演的2000多个演员,每个人在表演中都有特定的性格、身份,整台晚会就充满了历史感的戏剧性。这就和以往普通的歌舞晚会、庆典晚会及各种大型活动有所不同。
记者:您能举几个具体例子吗?
陈维亚:像歌曲《社会主义好》,我们尝试将它做成一个戏剧性非常强、人物个性非常鲜明的类似音乐剧的形式:在热气腾腾的工厂厂房内,空中吊车来往穿梭,著名歌唱家刘秉义一身工装、精神抖擞,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社会主义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再比如《春天的故事》,舞台上,大海边,一个石凳子,一个老人,在给孩子讲故事,这群孩子聚精会神地听他讲故事,讲着讲着歌声响起来了,孩子们安安静静地围成一圈,老人在说什么呢?歌声告诉你……还有《革命人永远是年轻》,舞台上一堆篝火燃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年轻人吹着口琴,拉着拔秧,姑娘们系着红围巾,戴着旅游帽,在戈壁滩上抒发感情……达到“全是老歌但全是新节目”的效果。
演员是全世界最棒的
记者:介绍一下此次晚会的演员阵容?
陈维亚:在演员的选择上,我们多邀请顶级的、老百姓爱戴的优秀艺术家;而且注意老中青三代相结合。不仅有才旦卓玛、田华等这样的老艺术家,还有如彭丽媛、宋祖英、戴玉强、殷秀梅、阎维文等一批目前活跃在舞台上的中年艺术家。同时,还有相当一批崭露头角的年轻艺术家。
记者:晚会筹备过程中最让您感动的事情是什么?
陈维亚:在筹备这台晚会的过程中,我天天都处于感动之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北京卫戍区六团的战士们。所有排练都是露天的,烈日下,在室外操场水泥地上排练,这些孩子很不容易。还有就是河南塔沟武校的孩子们。这帮孩子从奥运会、亚运会一路走来,这次带来了《风雨同舟》攀登最高峰的精彩表演,危险难度很大,但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将为观众带来最为震撼人心的表演。
还有老艺术家们,在排练过程中非常认真,早早就到,每一个调度,每一个动作都仔细地揣摩,每一次表演都是热情的。我始终担心,我说你们不要太激动,要保重身体,但他们还是坚持参加每一次的排练。
所以我说,我们这台晚会的演员是全世界最棒的。他们有着充沛的激情,良好的技艺,严明的纪律。每一次排练到精彩之处,我觉得用什么样的表扬都不过分。 本报记者王润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