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性之坚与人性之美——《郭明义》拍摄手记
“一个人一时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一个人把一件事做好不难,难的是每件事都能做好;一个人自己做好事不难,难的是带动许多人一起做;一个人让陌生人感动不难,难的是让身边人都支持;有一个人把这些都做到了,他就是——郭明义。在他身上折射出了党性之坚与人性之美,还原了生活最本真的样貌,在他的美善之举中我们拾回了丢失的心灵宁静,在他的境界高度中我们找到了失去的精神家园。”在电影《郭明义》的宣传册上我们写下这样的话,这也是我们创作的初衷。
初次接触这个题材,我们很难相信生活中真的有郭明义这样的人。如果郭明义的事迹是真的,他的内心又是怎样的境界?在今天这样一个信仰缺失、崇尚物质的社会里,这样一个人物形象你如何能令观众信服?相信任何一个导演在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心中都会出现这样的疑问。
走进鞍钢、走进齐大山矿、走进郭明义的家,这种疑惑得到一点一点的解答:郭明义是真实的。那双依旧透明的眼睛,那些简单却又朴素的话语,那些他身边依旧洋溢着激情的工友都让我们对此坚信不疑。在与编剧多次的碰撞中,我们渐渐找到了进入他内心世界的路径,那就是郭明义独特的幸福观。
郭明义是一个“简单”的人,一个身份普通却有着大爱情怀的人。正如我们在影片中所说,他不能在别人的苦难面前转过头去。他的幸福是一种给予的幸福,只有在帮助别人之后,他的内心才能得到平静。对于物质,他看得很淡,三次让房、三次捐献电视、无数次的捐款,让他和家人之间产生了矛盾。劝别人捐干细胞,四处游说、为他人求助,让其他人对他产生了不解。影片真实地表现了这些矛盾和冲突,包括家人态度的转变。
我们不想把这部电影拍成一部通常意义上的英模电影。传统的英模往往凌驾于普通人之上,内心崇高得仿佛不食人间烟火。最终尽管事迹是真实的,却得不到观众的认同。这部电影从一开始就树立了这样的信念:我们要把郭明义拍得可信、可亲、可敬;要把影片拍得好看。
电影《郭明义》是一部以真实人物为原型、在真实事迹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度艺术加工的人物传记片。原剧本由著名编剧高满堂担纲创作,人物鲜明、立意高远,具有很强的生活质感和时代气息,为影片的成功打下了较为扎实的基础。但与以往大多数英模电影不同,本片主人公没有特别突出的重大事迹。无论56次献血、10多年捐款捐物,还是帮助白血病患者干细胞配型、敬业爱岗,郭明义的所做所为都是“碎事”、“散事”。这对于讲求戏剧性冲突的电影创作来说颇具难度。剧本叙事线索多、戏剧冲突、情感起伏不大。相对于情节性强、节奏快、天马行空的商业故事片来说,拍摄这样一部电影本身就是一个挑战。
影片抓住郭明义两次为白血病患者配型的主要事件,将生死悬疑、矛盾冲突集中表现。一生一死、一明一暗,令影片情节起伏跌宕。郭明义为别人的苦难历尽艰辛地奔波、终于能够配型成功后喜极而泣,强烈的情感冲击令影片有一种回肠荡气的生动气韵。穿插捐电视机、让房等真实事迹,主次分明、结构清晰。影片准确地再现了郭明义平凡却又真实的感人形象。
通过主流媒体的大力宣传、公务员考试、上春晚等,使郭明义的形象为全国很多人所知。而他的事迹则在鞍山、辽宁,乃至全国都耳熟能详。如何创作一个真实原型尚在人世、很多人都熟悉的郭明义,并让大家认可是一个难题。影片的主人公郭明义由著名演员侯勇扮演。和郭明义同样军人出身的侯勇,无论形、神都得到了从郭明义本人到所有熟悉郭明义的人高度认可。影片在演员选择、形象塑造方面先得一分。在人物塑造上,我们注重这种爱的表达。从对普通人的“伸把手”式的小帮忙(如车站帮人拎包),到为白血病患者寻找配型的艰辛,这种爱的主题贯穿了影片的始终。在演员表演、镜头设计、音乐气氛等方面,我们尽可能地还原郭明义的善良、可敬。
与普通商业电影不同,本片不单是一部人物传记片,同时也必须是一部思想性、艺术性兼备的电影。在创作中,我们牢牢把握影片中的思想脉络。影片紧扣郭明义的“幸福观”,体现郭明义“赠人玫瑰,手有余馨”的境界。
在此要强调鞍钢的精神土壤。郭明义不单是一个工人,更重要的是生长在鞍钢的精神土壤之中。影片在多个场景体现了鞍钢的气势、工友间的情谊,准确地传达出了鞍钢对郭明义的影响。影片着力塑造了郭明义父亲这一形象。一方面有着真实的基础(郭父曾作为鞍钢劳模受到周总理接见),另一方面也部分地解释了郭明义的精神传承。在演员选择、形象塑造等方面,我们尽可能准确地还原这种精神上的父亲之情。
作为一部艺术性和思想性并重的电影,在摄影、美术、音乐创作等方面也必须是准确和优秀的。本片的摄影孙明是中国当代最优秀的年轻摄影师之一;美术指导武明参与过多部重量级影片的拍摄。影片在忠实还原郭明义家庭、工作环境的同时,特别注意表现鞍钢、齐大山矿等场景的拍摄。精心选择特殊的时机、角度,努力拍摄出大工业的气氛和气势。
在经过40多天的前期拍摄之后,影片进入后期剪辑阶段。我们没有拘泥于原剧本的结构,而在剪辑阶段积极尝试,努力发挥二度创作的力量。影片在结构上进行了大量的调整,使之在叙述上更有层次、有跳跃性。影片采用了更立体的多时空叙述,加快影片节奏、增加了旁白讲述,使影片能够从多角度、多时空、多层次进行更丰富、更立体的讲述。
本片的作曲李杰曾创作过脍炙人口的《红旗飘飘》等优秀歌曲。这次也为影片贡献了一首同样优秀的主题歌。歌曲采用郭明义本人写的歌词,准确地表达了郭明义的境界和情怀。在音乐创作上,本片亦准备以主题歌的主旋律及其变奏贯穿影片始终,从而让影片的主题在这种情怀中得到升华。
作者:陈国星 王竞
(作者为电影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