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推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勇新作《1911年中国大革命》,并邀请作者马勇为社科文献大讲堂第二期的主讲嘉宾,为读者讲述晚清民国史,主讲题目为“用温情和敬意重评辛亥革命”。
马勇在《1911年中国大革命》中全新解读发生于1911年的辛亥革命,重构中国这场大革命的来龙去脉。本书独特之处在于作者将这场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其耗费的“历史代价”进行比较,指出它是多种政治势力互相妥协的结果,无论是革命派还是立宪派,袁世凯还是清王朝权贵,都有自己的坚持和自己的让步,最后以和平的方式实现了清王朝消亡,民国成立。“中国大革命”以最小的代价成就了中国近代史中重要的转折点,开启中华民族重建现代化的探索历程,对这个“和局”的再审视无疑对后人有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学者杨早认为该书的特异之处概括起来不外乎二端:一是尽可能“以宽容的心情对待每一条历史记录”;二是尽量发掘辛亥革命中的正面资源。辛亥百年,传统解释框架资源已耗尽,如无新视角出现,徒为纪念,无裨于世,马勇教授这本《1911年中国大革命》,比起许多大部头学术著作来,带给我们的或许更多。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