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重生:桑塔格日记第一部》:一个颠覆了的苏珊

2011年07月12日 10:18 来源:辽沈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重生》是桑塔格日记的第一部分,截取的是1947—1963年桑塔格早年的生活片断。她曾在日记中写道,日记的功能之一就是被人偷看的。在她去世后,桑塔格的儿子大卫·瑞夫编辑了其中的第一部分,并取名为《重生》,这个书名正是源于那个时期桑塔格的百般挣扎的情感经验。

  苏珊·桑塔格曾经在日记中写道:“日记是用来表现我个性的工具。它代表我是一个在情感和精神上都是独立自主的人。因此,它根本不是单纯记录我的每天的真实生活,而是——有许多则日记正是如此——提供了与我实际生活不同的其他可能性。”

  当时桑塔格24岁,已婚,一子,远在巴黎留学,正陷入一种不能自拔的感情漩涡,通过那些充满睿智的见解,深刻的洞见,咄咄逼人的气势,文化批评和论文中得到桑塔格的印象在这本日记中得到了颠覆性的印证。

  这是任何一个女孩都会经历的彷徨期,对未来的不确定,对感情的妥协,对肉体和情欲的沉迷,让我们意识到这位伟大的女性同样有着极为私人的一面。她经历了离婚,独自抚养大卫·瑞夫,又陷入到另外一份感情中,但是这段感情的经历同样糟糕,给人的印象是,她和她的那些爱人们似乎只有通过互相折磨才能相爱。

  苏珊·桑塔格简介

  苏珊·桑塔格, 1933年出生于曼哈顿。苏珊·桑塔格出生后,一直由祖父母抚养。她的父母常年在中国北方做皮货生意, 5岁那年,父亲在中国患肺结核逝世。她毕业于芝加哥大学。 1960年前后,她开始活跃于纽约文坛, 1963年,她出版首部小说 《恩主》,赢得著名哲学家汉娜·阿伦特的激赏。 2004年12月27日,当苏珊·桑塔格病逝。翻译家黄灿然说: “人们失去了评估未来美国和世界重大事件的一个清晰尺度。更少了一个如此清楚冷静并具有良知的人。”

  记者 宋波鸿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