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题 银雀山汉墓竹简
□类别 竹简
□文物原属 汉代
□文物现状 现藏山东省博物馆
□栏目主持 齐书勤
□主讲人 李慧芹
山东省博物馆研究员
名词解释 竹简
竹简,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是削制成的狭长竹片(也有木片),竹片称简,木片称札或牍,统称为简,现在一般说竹简。均用毛笔墨书。册的长度,如写诏书律令的长三尺(约67.5cm),抄写经书的长二尺四寸(约56cm),民间写书信的 长 一 尺(约23cm)。
山东省博镇馆之宝
《孙子兵法》是我国历史上一部著名的军事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它总结了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初期,新兴地主阶级反对没落奴隶制的许多战争经验,还反映了战争发展的一般规律,具有普遍的哲学意义,在历史上有很大影响。由山东省博物馆收藏的《孙子兵法》竹简和《孙膑兵法》竹简,被誉为该馆“镇馆之宝”。从面世至今,两件宝贝已失传2000多年,这些竹简残片被拼接后,还原了《孙子兵法》十三篇的全貌以及《孙膑兵法》十六篇,这些竹简同时也揭示了历史上的孙武孙膑并非一人。
出土过程
藏身淤泥意外发现
李慧芹向记者描述了《孙子兵法》竹简、《孙膑兵法》竹简的出土过程。1972年4月10日,在位于山东省古城临沂东南的银雀山上,临沂地区卫生局基建工地正在施工。随着建筑工人的镐头不断敲击,一座沉睡了2000年的西汉古墓被“惊醒”,这就是银雀山汉墓的一号墓。山东省博物馆和临沂地区文物组随即对这座墓葬展开发掘,4月18日,在对一号墓墓坑进行最后清理时,在其西侧发现了二号墓。因为当时条件所限,加之墓葬中又有积水及膝,发掘工作难度很大。两座墓葬中共清理出陶器、漆木器、铜器和钱币等文物共计95件,就在清理这些文物时,非常戏剧性地发现了《孙子兵法》的竹简残片。原来,在一号墓发掘过程中,工作人员在淤泥中无意中发现了大量的竹片,当时大家都以为这些可能是盛装随葬物品的竹器破损后遗留下的,就随手取出堆放在墓坑边。当有人在这堆杂乱如草的东西上无意看到污泥掩盖之下,隐隐约约似有黑色墨迹,于是便捡起其中一片,用清水冲洗掉泥垢,只见上面写着“齐桓公问管子曰……”于是,银雀山汉墓竹简就这样在不经意间穿越2000年的黑暗与寂寥,出现在世人面前。
更令人心动的是,二号墓中也发现了不少竹简残片,而且竹简长度要比一号墓长许多,出土时整体状况也好得多。由于两座墓葬都有积水,竹简长期浸泡在淤泥中,联缀竹简的编绳都已经腐朽或断开,仅有部分清晰或模糊的编联痕迹遗留在零落的竹简上。还有的竹简甚至和墓穴中的污泥粘连在一起,朽腐残损非常严重,急需得到科学有效的清理和保护。因此,山东方面遂向当时的国家文物局求援,这批竹简旋即被悉数运往北京。 1972年10月,国家文物局组织山东省博物馆和全国抽调的专家学者,共同对这批竹简展开全面的整理、保护和研究。
修复过程
脱水环节成为难点
经过近两年的挖掘工作,山东省博物馆共清理出一号墓的竹简4942枚,其中完整竹简每枚最长27.6厘米,宽0.5至0.9厘米,厚0.1至0.2厘米,残断竹简则长短不一。二号墓出土的竹简共有32枚,每枚长69厘米,宽1厘米,厚0.2厘米。二号墓竹简除了部分局部残损,基本保持了整体完好。随着竹简上泥污渐渐去尽,竹简的真实容颜一点一点显现出来。这些遗落在竹简上的墨色文字,抄录的内容竟然是大批的先秦典籍。其中,现在有传本的典籍包括:《孙子兵法》十三篇及孙子佚文五篇、《六韬》十四组、《尉缭子》五篇、《晏子春秋》十六篇、《守法守令等十三篇》十篇;古佚书有:《汉元光元年历谱》(二号墓出土)、《孙膑兵法》十六篇、《论政论兵之类》五十篇、《阴阳时令占侯之类》十二篇;其他类十三篇。这些已经考定内容归属的竹简,只是银雀山汉墓出土竹简中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竹简因残断缺失程度严重,简文内容尚待研究和考释。
1972年10月,北京成立了“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对竹简上早已湮没的信息开始了大规模的破译、诠释与研究工作。由于竹简非常脆弱,如何保护它成了一个首要的问题。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现在经常使用的脱水技术尚未成熟,竹简最初送到山东省博物馆时,曾经留下了一部分做脱水试验,遗憾的是试验失败,竹简全部损坏,为了应付这种复杂情况,最后采用了蒸馏水,就是将竹简用玻璃片在下边托住,然后借着水的润滑作用,把它固定在玻璃条上,再装到玻璃管里,然后将玻璃管里灌上蒸馏水,再用橡皮塞塞紧并用蜡密封,从而隔绝空气,同时保持水分,这才暂时解决了保护的问题。
入藏过程
总理亲批专列运送
1974年5月,竹简整理工作宣告结束。 6月,周总理亲自批示,调拨专列火车将这批竹简运回山东,并入藏山东省博物馆。为了让银雀山汉墓竹简有更好的收藏空间,山东省特地划拨专款,在馆内单独为这批竹简建起一座三层小楼,被当时的博物馆人称作“竹简楼”。这座专门为竹简设计的建筑墙体坚厚,抗震能力强,而且冬可保温,夏可隔热,楼内分设有竹简库房和实验室,建成之后,竹简便一直珍藏于此,直到1998年迁至条件全面提升的山东省博物馆新馆。自竹简入藏,山东省博物馆一直配备专门的业务人员负责竹简的日常保管和保护,几代博物馆人对这批竹简给予了全心的关注和呵护,使得这批竹简在出土近40年后的今天,依然容颜不改,在人世间的滚滚红尘和风云变幻中,继续演绎着跨越2000年时空的大汉传奇。
这些银雀山汉墓竹简就书体而言,基本上可分为篆书和隶书两大类,有时一种书简里又包含几种不同类型的字体。以《六韬》、《守法守令等十三篇》等为代表的作品,书写得较为草率,它是一种由篆书向隶书演变时期过渡性字体的书法作品。结字或取纵势,或取横势,结构由繁趋简,用笔有明显的提、按、挑等变化,运笔或折或转顺乎自然,整个字体左高右低,个别偏旁和部首的写法仍然与篆书的笔法相同,但多数字体已经打破了篆书象形化的结构,圆转对称定型化的线条逐渐减少了,更多则出现了隶书的特征。一简写下或流畅飘逸,或潇洒自然,字体的大小,撇捺的粗重及字间的疏密错落有致,且气势连贯,表现了一种古朴自然之美感。
另一种字体,则是以《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为代表的书法作品。它是一种由秦隶向汉隶过渡时期的书法作品,书写的稍显规整。其特点是整个字形更趋于方形或扁方形,横画左低右高,用笔有轻重徐疾的痕迹,某些横画已具有了蚕头雁尾的雏形,改变了古隶无波的状况;运笔左施右突,能收能放;笔力沉静贯注,从容不迫;结体自然随意,秀劲清丽。虽然字的大小相差不很明显,但在一简中有的笔画密集,有的结体疏朗,给人以愉悦之美感。
相关阅读
《孙子兵法》应用广泛
2500年前诞生的《孙子兵法》,代表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最高境界,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兵书,历来受到兵家的重视,被人赞誉为“兵学圣典”。中国历代研究《孙子兵法》的将领,见之历史记载的很多,如西汉时代的张良、韩信,三国时代的诸葛亮、曹操,唐代的李世民、李靖,宋代的岳飞、李刚,元代的耶律楚材,明代的刘伯温,清代的曾国藩等。当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对《孙子兵法》也有深刻研究,毛泽东曾对《孙子兵法》给予高度评价,认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科学真理。刘伯承对《孙子兵法》熟读至能背诵,并运用奇巧,出敌意外。刘伯承手译的《孙子兵法》兵势篇,至今还保存在历史档案中。现在,《孙子兵法》已被翻译成十几种文字,传到世界各国。除了军事领域外,它还被运用到外交活动、企业管理、市场竞争、体育竞赛等方面,成为世界人民最喜爱的读物之一。美国最著名的亚马逊书店网站评论:“如果人的一生只能读一本书的话,那就应该是《孙子兵法》。 ”
历史考证
孙武孙膑并非同一人他们相差百岁
李慧芹告诉记者,银雀山汉墓出土竹简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中国考古史上实属罕见。正如新华社在报道中所称:“《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同时出土于银雀山汉墓,为一个千古之谜提供了答案。 ”
据《史记·孙子 吴起列传》记载:“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闾。阖闾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 ”又载:“孙武即死,后百余岁有孙膑。膑生于阿鄄之间,膑亦武之后世孙也……世传其兵法。 ”由此可见,孙武、孙膑并非一人,他们相差百余岁,各事其主,并各有兵法传世。 《汉书·艺文志》中有《吴孙子》(孙武)八十二篇,图九卷、《齐孙子》(孙膑)八十九篇,图四卷。 《隋书·经籍志》中,《齐孙子》不见著录,自此以后,关于孙武和孙膑是一人还是两人,《孙子兵法》是谁所著,以及《孙膑兵法》是否确有其书等便成为历代纠结不清的问题。
银雀山汉墓同时出土《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为这一历史谜团的破解提供了确凿的论据。在编号为0233号的竹简上,有“吴王问孙子曰……”等字样,在第0108号竹简上,写有“齐威王问用兵孙子曰……”由此看来,吴王面对的孙子,是孙武无疑,而与齐威王谈论用兵之策的,则是孙膑,这也印证了司马迁《史记》中有关孙武、孙膑的记载的真实性。另一方面,银雀山汉墓竹简内容与《史记》所载史实又有不同处。 《史记》记载了发生在齐国和魏国之间著名的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但在桂陵之战的记载中并没有提及庞涓。而银雀山汉简0214号简文则有“孙子弗息而击之桂陵而禽(擒)庞涓……”的记载。历史学家研究认定,孙武是春秋吴国时期的孙子,孙膑是战国齐国时期的孙子。也就是说,孙膑是孙武之后世的子孙,各有兵法相传。
“马陵之战”发生在郯城马陵山
《孙膑兵法》竹简的出土,也为历史上经典的“马陵之战”揭示了新的信息,让人们开始把目光投向了郯城县的马陵山。在马陵山的北侧,有一处墓葬,20年前被村民们挖掘,墓前有一块无字碑,据当地群众说,这就是孙膑为庞涓修的墓。当年马陵之战结束后,孙膑把庞涓的头割下来悬头示众,庞涓的尸体被运到了他安营扎寨的地方,也就是马陵山安葬。当年,孙膑念及同学之间的友谊,同时又考虑到庞涓的身份是魏国的大将军,因此在安葬的礼数上给他很大的尊重,用士大夫的礼仪,给以棺椁,双重这种形制给他做了安葬。在《孙膑兵法》中,孙膑用了“隘塞死地”几个字来描述当年马陵之战的地形,意为这个地方比较狭窄,越往里走越深,从外面看山又不高,不陡也不险,但是进去以后就形成了一个狭口,比较闭塞的地方,所以就叫“隘塞死地”。
从马陵山一带出土的战国时期的兵器,无论是年代还是历史上的记载,都与“马陵之战”的时间相吻合,由此可以证明,历史上这里确实发生过一场战争,而“马陵之战”的战址的确就在郯城的马陵山。此后,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和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也把马陵山列为了中国古代军事文化教研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