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少儿师”血战湘江保长征 战士平均年龄18岁

2011年07月18日 13:43 来源:辽宁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彭绍辉肖华

  “少儿师”战士。

  红军中有一支主力部队,被称为“少儿师”(“少共国际师”)

  全师平均年龄只有18岁,最小的仅14岁,时任师政委的肖华也只有17岁。在一年多的战斗中,“少儿师”屡建奇功,在掩护红军过湘江的战役中,少儿师连打五天阵地战,实现了中央红军长征的战略意图。最终因部队减员严重,被迫取消番号。但其指战员一直是我军骨干,有23人成为开国将军。

  “少共国际师”是国际共运史上一个重要的国际联合组织,于1919年11月在柏林秘密成立,由第三国际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青年团组织成立后,组成了“少共国际师”,并直接参与一线作战,而其他国家的“少共国际师”只是参加后勤、游击等活动。

  临危组建是最年轻的红军部队

  为反击第五次围剿,中共中央决定尽可能地扩大红军队伍。 1933年5月20日,少共中央局根据红军总政治部的建议,发布了《关于创立少共国际师的决定》,并下令向江西、福建、闽赣三省征调8000名兵员。不到3个月的时间,中央苏区有1万多名青少年踊跃报名,而其中有80%的人来自反“围剿”的主战场——江西省兴国县。

  1933年8月5日,“中国工农红军少共国际师”(简称 “少共国际师”、“少儿师”)在江西博生正式成立,中央军委、少共中央局、中共江西省委、江西军区、福建少共省委联合举行了规模盛大的誓师大会,周恩来亲自为这支年轻的部队授予了军旗。 “少儿师”属红五军团建制,全师约1万余人,70%以上都是共青团员。中央军委任命陈光为师长(后为吴高群、曹里怀、彭绍辉),冯文彬任政治委员(后为肖华、罗华明)。全师辖四十三、四十四、四十五3个团,平均年龄约18岁,最小的年仅14岁,许多人还没有枪高。

  为提高部队的战斗力,誓师大会结束后,“少共国际师”随即就军纪、革命理想、军事知识、射击、刺杀、投弹等课目进行了认真培训。起初,由于“少共国际师”的主要装备是土枪和梭镖,指战员们只能用各自带来的梭镖进行训练。后来,红三军团支援了一批缴获的枪支弹药,这才使得“少共国际师”有了可以作战的正规武器,陆续开始练习射击、投弹、刺杀等技术。

  两个月的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结束后,“少共国际师”已有了相当的战斗力。 9月3日,指战员们高举战旗,威武雄壮地开赴第五次反“围剿”前线。时任中华苏维埃少共先锋队中央总队部副总队长兼总训练部长的张爱萍特意作了一首《少共国际师出征歌》,激励战士。

  铁拳初试是敢打硬仗的部队

  “少共国际师”的首战发生在闽北拿口,与国民党军周志群部对阵。当时,“少共国际师”奉命配合红三军团和红五军团在东线抗击敌人。为实现“开门红”,师长陈光和政委肖华进行了认真研究,决定以一个营分兵迂回,布成口袋阵,将敌人一个连团团围住。由于每人只发了10颗用旧弹壳翻造的子弹,一阵猛攻过后,子弹便被打光,战士只能勇敢地冲入敌阵,与敌人拼刺刀。

  鉴于少年体弱,加之尚无实战经验,战士们采用“二打一”战术,即一个牵制,一个刺杀,让敌人顾此失彼,寻机杀敌。不到两个钟头,一个连的敌人被全歼。 “少共国际师”乘胜追击,渡过闽江,再次溃敌200多人,还在莲花山歼敌一个排,缴获了大量枪支弹药。

  首次作战,“少共国际师”打得有声有色、机智顽强、勇敢悲壮。

  17岁的战士钟石华面对高大敌人的刺杀,机智地把敌人引向悬崖,然后突然倒地,把敌人绊下了悬崖。

  17岁的战士李庆生被敌人死死卡住喉部后,毫不犹豫地引爆了敌人腰间的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18岁的战士朱根林在被敌人的刺刀刺中胸部后,不顾一切地死死抱住敌人,为战友创造战机……

  首战告捷后,朱德、周恩来、杨尚昆立刻给“少共国际师”发来了贺电,称赞这次战斗是“铁拳初试”,勉励他们在胜利中要更百倍地提高军事技术,迎接更加艰巨的战斗,争取更大的光荣。初战得胜,也使“少共国际师”士气高昂,信心大增,始终朝气蓬勃。

  1933年12月,敌人以三个师的兵力,在黎川东南的团村向“少共国际师”和三师一部发动了进攻。师长吴高群和政委肖华率部与三师一部从敌人的左侧,形成左右两个拳头,向敌人钳击。经过多次的反复冲杀,红军打垮了敌人的三个主力师,缴获了不少战利品。战斗快结束时,突遇敌机偷袭,顷刻之间,红军伤亡100多人。师长吴高群壮烈牺牲,年仅23岁。

  1934年春,“少共国际师”改称红十五师,隶属红一军团,由28岁的独臂将军彭绍辉出任师长,但人们仍习惯地称之为“少共国际师”或“少儿师”。该师随后又在将军殿、邱家隘等地进行过几十次战斗。

  1934年10月初,“少共国际师”因担负掩护军团主力转移的任务,展开了石城保卫战。敌人用数倍于我的兵力,在飞机大炮掩护下,与“少共国际师”展开了空前激战。史料记载:“是役双方死亡枕籍,尸遍山野,战事之剧,空前未有。 ”残酷的石城保卫战,与敌人死拼消耗的结果,使拥有1万兵力的“少共国际师”锐减到5000人。

  血染湘江是掩护中央红军长征的部队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长征。 “少共国际师”奉命保卫湘江界首渡口,掩护主力渡过湘江。

  红军火力弱、弹药缺、兵力少,且历来长于野战,阵地防御无疑对红军极为不利。面对敌军飞机和重炮的狂轰滥炸,红军也只能眼睁睁地等到敌人靠近,再用刺刀、手榴弹和敌人近战,由此导致红军损失惨重。但为了掩护主力过湘江,“少共国际师”进行了整整5天的阵地防御战,用鲜血换来了每一分每一秒,一直坚持到主力部队过江。

  12月1日下午,“少共国际师”收缩兵力,跑步渡江。红一军团领导派兵重渡湘江接应“少共国际师”过江。彭绍辉和肖华率领大家渡江后,发现还有一个团没有过来,于是二人又率部分战士杀了回去。

  此时,没有过来那个团的1800多人正在临近凤凰嘴渡口的一块小高地上激战。他们原来已经赶到了渡口,可是敌湘军已经赶到,他们来不及构筑阵地,便在副团长许开基指挥下,展开了阻击战。虽连续打退湘军两次较大规模的进攻,但“少共国际师”的这个团伤亡也很大。许开基和大部分营、连级干部尽数牺牲,只余下1500多人与敌人浴血奋战。危情时刻,彭绍辉和肖华带领援军杀过来,才把这个团接过江。

  湘江战役中,因“少共国际师”拼死保卫使中央实现了战略意图,但“少儿师”伤亡惨重,仅剩下2700余人。1935年1月18日,军委决定对全军进行整编。和红一军团主力合并,分别编入红一师和红二师。至此,“少儿师”走完了短暂而光辉的战斗历程。

  作者:颜梅生

  ——摘自《文汇报》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