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纪念,那些并不如烟的往事
上海电影节传媒大奖获奖片《钢的琴》引发截然不同观感
本月15日,在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大奖中捧得四个奖项的《钢的琴》全国上映,“计划经济”、“转轨”、“老工业时代”、“下岗”,成为影片的几大关键词。和片中那些被变革裹挟而不知所措的主人公一样,该片出现在暑期档,也显得不大合时宜——上映仅仅一周,就被《变形金刚3》“碾过”。但它仍然成为影迷口中“年度必看国产电影”;而该片上映10天来在观众中引发的截然不同的观感,也被业内人士视为已经超越了电影的范畴:当我们跟着这个时代一起忙乱向前,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去纪念那些并不如烟的往事?
当年那些伤心都是真的
《钢的琴》的主人公陈桂林,是东北一家大型国有企业铸造分厂的工人。企业改制之后,他和同在一个厂的妻子双双下岗。因为会拉手风琴,他和几个同样下岗的伙计搭了个草台班子,为婚丧嫁娶吹拉弹唱赚些辛苦钱,妻子则跟着卖假药的走了。两人不可避免地展开了离婚大战,没什么财产可分,争夺的是女儿的抚养权。女儿正上小学,特别爱弹钢琴,提出谁能给她一架钢琴就跟谁。陈桂林无处借钱,偷琴又未遂,最后回到已经破败的车间,和老伙计们一起,用废弃的钢铁给女儿造了一架“钢的琴”。
有影迷评价说,这是国产电影中少见的“配角和主角同样出色”的作品。陈桂林的那些兄弟,每个人都有故事:“胖头”下岗后终日混迹牌桌舞厅,为了一毛钱也要耍赖偷牌;“快手”曾经开过工厂财务科的保险柜,如今金盆洗手配起了钥匙;季哥很有些江湖气,带领工友们挖废铁块换点小钱;退了休的汪工早年留苏,因为一个俄罗斯姑娘而终身未娶。他们曾经是工厂的主人翁,然而,时代匆忙转身,他们在猝不及防间失去了方向。陈桂林的“造琴大业”把他们集结到了一起,他们要证明自己的尊严和价值,证明自己仍然是世界上最好的产业工人。
创作者张猛在东北老工业区出生、长大,他一人身兼编剧、导演,拍出了这样一部“因为现实,所以真实”的电影,不矫情,不做作,像一封情书,也像一首挽歌。“感动,是因为那些不甘和伤心,都是真的。”有影迷看完之后这样说。
直面现实需要多少勇气
这种真实如此凌厉,以至于沉睡的记忆也被唤醒——专栏作家吴晓波在看完电影之后,撰文回忆自己上世纪90年代末期去沈阳调研时听到的事,这是一代人的悲壮,是经济变革时代的深刻印痕,如今,都重新显影在《钢的琴》里。
然而,所谓真实,往往残酷,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在银幕上与现实直面相撞。有影迷认为,该片的情感从一开始就很不美好:“妻子跟人跑了,丈夫有个相好,女儿小小年纪就如此现实,所有人都过得别扭、拧巴。”片中陈桂林离婚之后,用不屑的口吻谈论起自己的前妻,说她“生活很幸福”,因为“找了个卖假药的”,“终于过上了她梦寐以求不劳而获的生活”,也被一些影迷看作是“把曾经的美好彻底撕碎了”。而影片最后以女儿坐到钢琴前弹奏而平静地结束,也让期待一个“高于生活的明亮结局”的观众有些失望。有影迷评论说:“从头到尾,我只看到一群茫然的、得过且过的爷们儿。同样是讲述小人物的故事,《寅次郎的故事》是多么积极温暖啊!无论多难,多苦,多么不可能,都是会笑着去面对的。”
对于《钢的琴》的种种评价,有业内人士指出,它们涉及的是如何看待时代变革中太多被现代化过滤掉的东西、被速度甩出来的东西、被记忆淡忘了的东西,那些往事如何讲述,在怎样的底色上讲述,应该值得我们做更深入的思考。 本报记者 邵岭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