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动漫深陷抄袭门
记者 童桦
要问最近微博的10大热门话题,国产动画片《高铁侠2011》被网友指出全面抄袭日本动画片《铁胆火车侠 1998年》一事,当属其中之一。
7月17日,有网民将沈阳非凡创意动画制作有限公司制作的《高铁侠2011》的宣传视频传于网上,在众多动漫爱好者的仔细观察下,发现这段6分钟的视频,从人物、情节、分镜头甚至是对白上,几乎和10余年前的日本动漫《铁胆火车侠 1998年》一模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国产动漫采用了3D技术。“说抄袭都便宜它了,根本就是汉化版。”这是网民们下的结论。
事件随后升级,漫画家王卯卯、刀刀、十九番等纷纷呼吁抵制这部动画片。更有网友翻出历年来国产动画抄袭之作。沈阳非凡创意对此公开发表回应否认抄袭,但模糊和苍白的解释并未让动漫迷接受, 指责声越来越多。今天,一场对国产动画片抄袭的网络声讨已经形成。
“400人制作团队、日产60分钟、共160集”,这是《高铁侠2011》的官方海报宣传语。“按照这一制作规模计算,这部动画片全部抄袭的几率非常大,因为国内很少有公司能够承受这样的制作成本。”在浙江从事动画片制作的小王说,“就算该公司看到网民的意见再修改,也来不及了,动画片不是一两天就能制作出来的。” 《高铁侠2011》的宣传视频说,该片将于8月在全国100多家电视台正式播出。
是否“汉化版”,观众等到开播后才能知晓。但从这一事件所牵出的动画片抄袭现象,却引人深思。网友说,近年来的国产动画片、漫画作品从不缺乏抄袭之作,区别只在于抄袭的程度。像《大嘴巴嘟嘟》在剧情上抄袭《蜡笔小新》;《兔侠传奇》拷贝《功夫熊猫》;《魁拔》在细节上和《七龙珠》雷同;《心灵之窗》和《秒速五厘米》相似等等,都显示着国产动漫羸弱的原创力。
业内人士认为,这一现象的产生源于动漫公司的逐利欲。目前,中国动画产量已超过日本,跃居全球第一,但在这背后却是一个畸形的市场。“动漫公司和电视台之间的关系,有点类似于广告投放。”湖南宏梦卡通公司总编剧陈红波说,“特别好的片子在央视儿童频道能卖到400元一集,到了地方台就跌到40元至50元一集。”对于动画公司来说,盈利只有两种途径:控制成本,动画的衍生产品。所以,自己制作吃力不讨好,要赚钱还不如抄袭来得快,一些中小动漫公司都抱有这种态度,不然很容易在市场乱战中被淘汰出局。
“归根结底,是产业体制不健全”,漫画家十九番说,“按分钟给补贴的制度造就了一帮投机者和山寨者,抄袭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国内又没有动漫评定的权威机构,所以只要一播出,就能获取政府的高额补贴。”
缺乏原创力,是动漫人才的使用存在误区:从国外的情况看,好作品都是在年轻人笔下诞生的。而在我国的动漫产业,只认那些年纪偏大、有经验的人,富有创作力的70后和80后受不到重用,无法施展才华,因而出现大量人才流失现象。解放生产力虽是老调重弹,但对动漫产业来说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好在优秀动画片还是有的,只不过数量与我国动漫产业在全球的地位并不相符,真希望类似《秦时明月》、《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类的动画片能再多一点。
动画是给孩子看的,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为了下一代,请抄袭者手下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