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周刊刊文关注新版《新华字典》 内容变化 收录新词 增加注音 体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
“拜拜”发二声 中国语言国际化
“‘拜拜’出现在了《新华字典》中!”美国《时代》周刊日前刊发文章,关注新版《新华字典》中的变化。文章称,一本小小的字典充分体现了中国时代的变迁,中国的社会经济变化在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时代》关注
“拜拜”入选字典 柔和二声体现国际化
《时代》杂志这篇以“中国新字典:取消‘农业合作社’,新添‘发胶’”为题的文章,在一开始就介绍,很多中国人在分别的时候习惯说“拜拜”,这一发音来自英文“Bye-Bye”。直到今年7月,这一流行于中国民间多年的分别方式,终于在家喻户晓的《新华字典》中找到了一席之地。
文章称,汉语被视作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而难学的原因就在于它多变的语言结构和发音。第10版《新华字典》的“拜”字只有四声读音,而第11版为“拜拜”增加了“柔和”的二声,意为“再见或结束某种关系”。
文章由此认为,这是难学多变的中国语言走向国际化表达方式的一个例子。
“咱们”例句改变 符合中国时代特点
《时代》的这篇文章还介绍了《新华字典》在中国扮演的独特角色:它是每个中国人学生时代开始时必备的工具书,每个孩子进入学校都要准备这样一本不可或缺的读物。一本小小的字典可以反映出新中国的一段历史。
文章介绍称,新版《新华字典》的第一次印刷就达到惊人的400万册。目前的版本包括700页的内容,而最终的发行量将达到4亿册。“这个数字使《新华字典》成为了全球四大最畅销书籍之一。”文章感叹道。
文章说,此次新版字典对那些已经不符合当今中国时代特点的内容进行了修改。从“咱们”一词的注解来看,在2004年第十版的例句是,“团结起来,咱们穷人都翻身了”。而在7年后的第11版中,则改为“咱们村全都富起来了”。而“关于”的例句,第10版为“关于这个问题”,第11版则“升级”为“关于促进就业的措施”。
“这充分体现了中国时代的变迁,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在这本字典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从1953年第一次编纂开始,《新华字典》可以被视为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时代》如此评论道。
●连线作者
“无论到哪儿 总带着《新华字典》”
记者今晨致电撰写这篇文章的《时代》记者强尼·厄尔,他1975年曾到北京大学学习历史和哲学,在中国居住多年。
厄尔说,自己刚开始学中文的时候,别人建议他买一本《新华字典》,“这是学习中文的基础。”厄尔说,“《新华字典》和《辞海》成为了我学习中文的开始,我也建议别人用《新华字典》。因为这是中国最标准的语言教材。”
厄尔说,快速变化的中国让他感到惊奇。但是无论走到哪里,他始终带着一本《新华字典》。他说,《新华字典》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出版物,而在多次的修改中,他认为字典的编纂者很好地把握了修改的分寸,“既保留了中国的一些特色文化,也引进了一些新的词汇”。
文/实习记者 程磊 实习生 刘聪
《新华字典》新在何处?
新添词汇:
“房奴”、“车奴”、“晒工资”、“晒隐私” “的士”、“啫喱”、“股民”、“农民工”、“民生”、“便民”、“计算机盲”
新增注释:
“门”: “事件,多指负面的事件;例如学历门。”
“烧”:“因富有而忘乎所以”;例句:“有俩钱,看把他烧的。”
“秀”:新增了“表演、展示”的义项,举例的词中则有“作秀”这一时髦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