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范周:构建“文化中国”是中华复兴的历史要求(2)

2011年08月10日 16:23 来源:中国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员院长、全球文化产业学术联盟主席范周教授接受中国网记者专访

  树立“文化中国”的对外形象

  乃是中华复兴的历史要求

  中国网:对我国来说,重塑一个明晰、亲善的国际形象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国家崛起的必由之路,那么您怎么看待我国文化形象构建的历史机遇?

  范周:21世纪的文化竞争已经成为各国角逐世界市场的重要力量。不论是日韩的文化立国,还是大不列颠的创意英国,都将文化、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列入本国的发展战略。文化产业的低碳环保、生态发展、创造就业,拉动经济的优势已被证明是世界各国未来的支柱性产业,也是文化中国一个重要的载体。

  从2007年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到2009年的面对世界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再到不久前中国共产党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这一系列的战略举措和我们今年十月份即将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深入研究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文化创新等问题的思考,清晰地勾勒出文化中国的未来之路。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华民族实现全面复兴的需要。只有在经济文化上双双都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实现真正的大国崛起。

  当前中国在文化产业的建设和国际形象的塑造上已经取得了很多成就。一方面在对外交往上,通过与各国文化年的活动,促进了双边的了解,增长了双方的友谊,特别是孔子学院在全世界的深入发展,使得中国文化直接进入到国外民众当中进行传播。前不久来华访问的美国佩顿中学的孩子们,对中国文化诗歌如数家珍,如中国古诗中所说的那样“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河,青山郭外斜”,接近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文化元素进入了他们的认知。绿树、青山这都是典型中国田园生活的写照和最传统的文化因子。

  另一方面,承载了中国文化价值的文化产业国际化进程加快。《喜羊羊和灰太狼》在国外版权的热卖,法兰克福书展上我国出版业喜获丰收等等,这些成绩既是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得当,又迎合了当前国际急切了解中国的迫切心态。

  在成绩面前,我们更应看到中国形象的不明晰性,也要看到和国际强国比起来,我国文化产业在承载国家形象、展示我国优秀文化底蕴等方面的作用还大有可为,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