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网络小说无缘茅盾文学奖 7部作品全被淘汰

2011年08月16日 10:24 来源:河南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网络小说无缘茅盾文学奖

  核心提示

  近日,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经过三轮遴选,网络作品最终无缘茅盾文学奖。

  作为一种新型的小说体裁,最近几年,网络小说发展迅速,拥有大批的阅读者。本届茅盾文学奖共有7部网络小说送选,第一轮后仅剩《遍地狼烟》,其后也惨遭淘汰。 

  这一结果引起公众对茅盾文学奖的种种质疑,是否对网络文学规则过于苛刻、有无必要建立专门的网络文学评奖体系,一时间成为热议的话题。

  7部网络文学作品全被淘汰

  今年2月25日,国内长篇小说领域最重要大奖茅盾文学奖公布新修订的《茅盾文学奖评奖条例》,首次注明:将向持有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的重点文学网站等征集参评作品。这意味着网络文学作品首次将有资格参与国家级别文学大奖。

  茅盾文学奖对网络文学开放怀抱,网络文学阵营一口气推出7部作品参选,它们分别是新浪网推荐的《成长》、《遍地狼烟》、《青果》,起点中文网推荐的《从呼吸到呻吟》、《国家脊梁》、《办公室风声》,中文在线网推荐的《刀子嘴与金凤凰》。 

  茅盾文学奖并非首个向网络文学张开双臂的国家级大奖。早在去年,鲁迅文学奖向网络文学开放,最终只有一篇网络小说《网逝》入围,但最终还是与大奖擦肩而过。茅盾文学奖被网络写手寄予诸多期待,未料参赛的网络作品在第二道门槛上还是全军覆没。 

  “实体出版”难倒网络写手

  此次网络文学的“溃败”引发舆论诸多质疑。在《茅盾文学奖评奖条例》颁布之后,茅盾文学奖评奖办公室主任胡平坦承对网络文学作品有两点额外的要求:一是必须由正式的、有出版许可证的网站推荐;二是必须已在线下出版。此规则一出,便注定将一大批呼声极高的网络文学作品拒之门外。知名网络小说《盗墓笔记》名气最大,然而却以尚处于连载阶段、未完结为由被拉下马;申报茅盾文学奖的网络小说《橙红年代》,则因为出版时间是在2011年4月,卡在了2010年出版实体书的标准之外。 

  知名网络写手骁骑校无法接受这一规定,这位当红写手目前有三部作品面世,仅有一部《橙红年代》实体出版。他向记者表示,现在有不少作者都为了出版而削足适履,这对网络文学发展极其有害。

  推荐网络作品名不副实 

  由于茅盾文学奖对网络文学作品的限制颇多,导致此次选送的网络文学作品出现“似网非网”的尴尬现象。

  例如,作家王海镵的作品《成长》就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文学,只是新浪享有其电子版权。作家郑彦英的《从呼吸到呻吟》由于参加了“30省作协主席小说巡展”并获得二等奖,由起点中文网推荐而享有参评资格。但作品本身并非网络首发,语言也没有网络特色,作者本人则是河南文联副主席,属于主流作家行列。《青果》的作者顾坚也曾表示,自己的作品并不是真正意义的网络文学,只是通过网络书写的传统文学作品。

  有业内人士表示,之所以这些作品能被推选出来,更多是因为作品贴近茅盾文学奖的要求,增加作品获奖的可能性,并不能真正代表网络文学的作品。

  网络文学应发展自有评奖体系

  针对网络文学接连在鲁迅文学奖和茅盾文学奖中碰壁的情况,有业内专家提出,网络文学可以建立自己的评奖体系并设立网络文学大奖。

  文学批评家叶匡政表示,茅盾文学奖为代表的官方文学奖项主流意识很浓厚,虽然这两年略有松动,但短期内网络文学无法在这一领域获得更大的进展。网络文学可以通过由圈内知名的机构,例如新浪、搜狐、起点中文网等发起成立网络文学评奖机构,建设符合网络文学特点的评奖体系和指导体系。 

  “可能在前期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只要这个评奖机构能召集一批在网络和文学方面都有造诣的文学评论家,并且能公平公正地评选作品,持续几年,自然可以树立在这一领域的绝对权威。”叶匡政称。

  相关链接

  茅盾文学奖,是以我国著名作家茅盾先生的名字设立的长篇小说文学奖。坚持导向性、权威性、公正性,推出具有深刻思想内容和丰厚审美意蕴的长篇小说作品。从1982年开始,每四年评选一次,是我国最高荣誉的文学奖之一。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委员会于8月14日下午进行了第三轮投票,产生了以下20部提名作品,最终获奖作品将从中产生:

  《天行者》(刘醒龙),《一句顶一万句》(刘震云), 《推拿》(毕飞宇),《蛙》(莫言), 《麦河》(关仁山), 《你在高原》(张炜), 《农民帝国》(蒋子龙),《农历》(郭文斌),《遍地月光》(刘庆邦),《生命树》(红柯), 《我是我的神》(邓一光),《水在时间之下》(方方),《河岸》(苏童),《天·藏》(宁肯),《无土时代》(赵本夫),《大地雅歌》(范稳),《老风口》(张者),《坼裂》(歌兑),《赤脚医生万泉和》(范小青),《青木川》(叶广芩)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