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保亭8月17日电:题:海南保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库”
中新社记者 尹海明
保亭是海南南部山区的一个黎族苗族自治县,这个总人口仅约16万的小县,却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称“非遗”)的“宝库”,汇集着4个国家级“非遗” 项目、4个省级“非遗” 项目。
近日,记者走进保亭县城,看到街头建筑装饰多是民族图腾,体现出浓厚的黎苗民族文化氛围。在紧邻县城的番道村,“黎族传统棉纺织工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周秋梅正在教几名徒弟学习织锦。52岁的周秋梅学习织锦已近40年。
周秋梅向记者展示了一个记满数字的笔记本,一排数字代表的就是一种织锦的图案,这是她多年琢磨出的织锦“工程图”。“我一共有五六本这样的笔记本,记载了上千个图案的织法。”周秋梅说。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黎锦深受游客喜爱,市场需求调动了民间学织锦的热情。“织好的黎锦都卖完了。”周秋梅的徒弟们表示,黎锦供不应求,许多人慕名前来向她学习,她还带领村子周边的二十多个徒弟们成立了一个织锦队。
“作为“非遗”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每年还将获得政府数千元的补贴。”保亭县文化馆馆长、“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黄呈说,“一些织锦能手、黎族乐器能手还准备注册公司!”
目前,保亭拥有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有“黎族钻木取火技艺”、“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和“黎族竹木器乐”;海南省级“非遗”项目有“黎族文身”、“黎族民间故事”、“黎族独木器具制作技艺”和“黎族藤竹编织技艺”。其中,“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急需保护的“非遗”名录。
黄呈说,保亭近年来挖掘整理、保护传承“非遗”项目下了大工夫:在海南率先出台“非遗”保护条例,多次在全县展开“非遗”普查、展示,组织“非遗”传承人培训班,建立“非遗”项目保护基地等。
“通过‘非遗’培训班学习,我还学会了黎族树皮衣的制作!”“黎族钻木取火”技艺传承人、保亭什玲镇界二村村民王照良说。目前,保亭黎族钻木取火技艺传承人28人、黎族树皮衣制作技艺传承人30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承人达997人……“非遗”后继有人。
保亭与旅游结合建立“非遗”保护基地获“双赢”。黄呈介绍说,保亭在县里的国家4A级景区槟榔谷建立“非遗”保护基地,“非遗”项目“活”在景区,让更多人了解保亭“非遗”的文化内涵,促进了“非遗”的保护传承。记者了解到,“非遗”成为槟榔谷的一大招牌,每年吸引上百万游客前来体验黎苗文化。(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