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李烈钧:从讨袁到护法
李季仁
讨袁率先发难,“当仁不让”1913年3月,袁世凯派人暗杀南京临时政府农林总长宋教仁,接着又向五国银行签订了二亿五千万元的“善后借款”,准备扑灭革命势力。5月5日,祖父李烈钧与湖南都督谭延闿、广东都督胡汉民、安徽都督柏文蔚通电,公开指出袁世凯是刺杀宋教仁的罪犯。袁世凯恼羞成怒,下令免除祖父江西政府都督职务。江西省议会请祖父起义,祖父不同意,他说:“中央免除吾职,吾即起义,是反也,非义举也,袁世凯违法,重袭帝制,以民意伐之,吾赴听命。”6月中旬,由九江赴上海,临行,嘱省议员杨赓笙速回其故乡湖口县作发难准备。祖父至上海会见孙中山、黄兴等筹商反袁事宜。在孙中山主持的讨袁会议上,当孙中山征询何省首先发难时,有人说“今日之事非协和先生不可”,祖父当场回答“当仁不让”,遂被公推为讨袁军总司令。
7月7日,祖父由上海回至湖口,省议会一致推举祖父为江西讨袁军总司令,欧阳武为江西都督,宣布江西独立。7月12日在湖口成立讨袁军司令部,祖父就任讨袁军总司令兼正面军司令,江西混成旅旅长方声涛为右翼军司令,江西第一旅旅长林虎为左翼军司令。讨袁军发布讨袁檄文,通电全国,痛斥袁世凯:“乘时窃柄,帝制自为,意图破坏共和,为全国之公敌。”江西通电后,黄兴便在南京强迫程德全于15日响应。接着,湘、鄂、皖、闽和上海、重庆等省市,相继宣布独立。
7月20日,袁世凯下达讨伐令,以冯国璋、张勋两部进攻南京,派段芝贵为江西宣抚使,率李纯、马继增等部进攻江西,并令郑汝成、汤芗铭率领海军协助。讨袁之战,于是即在湖口、九江、芜湖、南京及长江下游一带发动起来。北洋第六师李纯率军企图进入江西,在瑞昌、德安间与讨袁军展开激战。祖父令林虎等据险阻击。虽然初战告捷,但因兵力悬殊,加上湘、粤援军未至,九江、姑塘、湖口等地相继被袁军攻陷。祖父退守南昌,不忍南昌城内百姓因战祸受损失,放弃凭城固守,特地将战场移于郊外樵舍、王家渡等处。此时,安徽、湖南等省相继取消独立,南京起义军在徐州战败,黄兴离开南京,程德全也宣告江苏取消独立。8月15日,讨袁军樵舍失守,继而转移至丰城,8月底,驻守临江,与袁军激战数日,毙敌数百。后因袁军大集,败局已成,祖父乃退离江西,由湖南都督谭延闿安排,远赴日本与孙中山、黄兴等会合,“二次革命”遂告失败。
反对帝制,“三炮定韶关”
1915年5月,袁世凯接受了日本“二十一条”要求,8月,杨度等发起筹安会,策动各省拥袁称帝。孙中山函电督促寓居新加坡的祖父回国,组织反袁斗争。祖父决心入滇反袁,10月,先派人送“西南保障”、“国家柱石”之刺绣给云南都督唐继尧,后又派方声涛进入云南联络革命志士。12月,祖父直接闯关入滇,并致电唐继尧说:“此来为国为兄,虽兄将余枪决,向袁逆报功,亦不敢计也。”唐继尧非常感动,当即派其弟继虞亲迎祖父至昆明。12月12日,袁世凯称帝。祖父命钟动起草《讨袁檄文》,派人秘密送往香港后在各报登载,以向各界公开自己的态度。蔡锷抵达昆明后,唐继尧宣布云南独立,祖父提议起义军定名为“护国军”。经协商,由祖父任第二军司令官,进军两广(蔡锷任第一军司令官,出兵四川;唐继尧任第三军司令官,镇守云南)。祖父以何国钧为参谋长,钟动为秘书长,方声涛、张开儒、朱培德、曹浩森、熊式辉、张治中等将领悉归调遣。祖父经蒙自向两广进发,主攻袁世凯死党、广东都督龙济光。1916年3月11日,祖父在广西百色击败龙军,活捉龙济光之弟龙觐光。随着龙军的败退,广西宣布“独立”,祖父随即率部抵达南宁,会晤广西都督陆荣廷后再向东进发。3月22日,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得到消息的龙济光也宣布广东“独立”,以图自固。当祖父率军抵达粤境时,龙济光却图谋突袭护国军。祖父由龙母庙出师,将部队集中于清远,命师长张开儒攻韶关帽子峰,韶关镇守使朱福全听到护国军的炮声后马上逃走,此役为祖父留下了“李烈钧三炮定韶关”的佳话。祖父率部连克源潭、江村后,命令左翼盛荣超攻白云山,右翼朱培德攻石井兵工厂,龙济光抵挡不住,率残部败走琼崖,广东全省被护国军占领。袁世凯因各省独立,知大势已去,忧惧成疾,于6月6日死去。
追随孙中山,参加护法
1917年5月,国务总理段祺瑞利用督军团压迫国会接受对德宣战案。被黎元洪罢职后,段祺瑞唆使北洋督军“独立”,以武力胁迫黎元洪解散国会。张勋乘机以调解为名率部进京,拥清室复辟。段祺瑞又以讨复辟有功重任国务总理。他上台后背弃约法、解散国会,黎元洪被迫去职。闻此情况,孙中山致电参众两院,号召议员南下护法。非常国会开幕后,组织中华民国军政府,选举孙中山为海陆军大元帅。孙中山任命祖父为大元帅府参谋总长。
段祺瑞企图以北洋武力镇压西南护法运动,遂挑起了第二次南北战争。对此,粤、桂、滇、黔四省团结抗敌,成为护法运动的中心。受到影响,湖南、湖北等省也相继起事,护法运动迅速扩张到十几个省。在孙中山的部署下,祖父组织“援闽靖国军”,与陈炯明共同征讨北洋闽督李厚基。李厚基不断向段祺瑞求救,段祺瑞派的援军第十六混成旅行抵江苏浦口,却停兵不进,通电主和。1918年春,龙济光认为时机已到,率部由琼崖进犯粤西南,威胁广州,军政府急调祖父移师讨伐。祖父将滇、桂、粤军分组成四个军,由李根源、林虎、魏邦平、刘志陆分任司令,很快攻占阳江、电白,敌军败退琼崖,龙济光只身逃避香港。击溃龙济光部后,祖父又奉命率军进入江西作战。正在战事胶着之际,受到西南军政要员排挤,孙中山出走上海,祖父只得命援赣各军固守阵地,以待时变。
1920年8月,驻闽粤各军响应孙中山的号召,回师广东讨伐桂系军阀。粤军占领广州后,孙中山于11月底回到广州,宣布重建军政府,继续执行护法职务。1921年4月,国会非常会议选举孙中山为非常大总统,祖父出任参谋总长。按照孙中山北伐前扫平桂系的要求,祖父指挥滇、黔、赣三军击败陆荣廷、沈鸿英,迎孙中山到桂林设立北伐大本营。1922年5月,孙中山任命祖父为北伐总司令,率军挥师赣南,但出师不久,即听到陈炯明叛变的消息。奉孙中山指示,祖父急忙回师平叛。1923年1月陈炯明败退东江,因孙中山在上海与苏联代表会晤,祖父与胡汉民负责大元帅府工作。祖父赴汕头收编陈炯明旧部,并任闽粤边防督办、大本营参谋总长。此后他忙于筹建黄埔军校以及赴日争取日本各界支持北伐等工作,从此再未掌兵权。
链接
孙中山去世后,李烈钧在北京主持丧事,并亲拟挽联“才逾汤武,功盖桓文,九万里震威名,天授如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出秉节钺,入赞戎机,二十年共患难,山颓安仰,上为国恸,下为私哀。”1928年后,李烈钧由于身体不适,长期养病在家。抗战期间,李烈钧亲送五子上战场,并赠诗“我送儿辈出乡关,杀尽倭寇方回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到处有青山”,以壮其志。1946年2月,李烈钧在病危中立下“兹者强敌虽摧,危机犹伏,全国同胞,务祈上下一心,精诚团结,咨诹善道,察纳雅言,紧握千载一时机会,迅速完成现代国家之建设,共维世界永久之和平”的遗嘱。2月20日,李烈钧病逝于重庆。国民政府予以国葬,中共驻重庆代表团周恩来、董必武、王若飞、叶挺等亲往吊唁。